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吴健 《当代海军》1999,(5):22-24
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印度,西临阿拉伯海,东濒孟加拉湾,南接印度洋,海岸线长达5800余公里,其85%的进出口贸易需通过海运.印度历来是亚洲、非洲、大洋洲的海上交通枢纽、处于转型阶段的印度海军已摆  相似文献   
42.
美国海军的导弹防御计划说到日本的导弹防御,就无法跳过美国的导弹防御政策,日本导弹防御的基础就是与美国的紧密合作。2010年9月,由美国航空航天学会(AIAA)主办的第23次弹道导弹防御系统(BMD)国际会议在日本京都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包括重新确  相似文献   
43.
2010年世界海军舰船装备发展的焦点集中在两方面,一是以美英为代表的海军强国迫于预算压力,对装备发展做出调整;二是我周边国家和地区继续加强水上、水下装备建设,舰队规模和质量不断提高。其余国家和地区发展相对平缓。  相似文献   
44.
45.
代宗锋 《政工学刊》2017,(10):10-11
"战斗警报!"伴随着一长声警铃,一阵清脆悦耳却又铿锵有力的声音传遍全舰。9月8日,东海某海域风高浪急、波诡云谲,东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郑州舰作战指挥室内,一位中校女军官目不转睛盯着战场态势图,沉着冷静地下达着作战指令。她就是郑州舰博士副舰长韦慧晓。翻开韦慧晓的简历,记者看到她精彩的人生跨越:从高薪白领到携笔从戎的军人,从优秀的博士生到合格的舰艇指挥官。参军入伍是韦慧晓从小的梦想和追求。2012年1月,韦慧晓梦想成真,被特招入伍,加入海军部队。入伍当天,韦慧晓在日记本上郑重地写道"此生嫁给海军"。  相似文献   
46.
《政工学刊》2014,(1):16-1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海军某驱逐舰支队紧贴部队处于转型发展关键阶段的实际,坚持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坚定变革信心、理清变革思路、推进变革强军的重大任务来抓,着力引导官兵高扬改革风帆、投身强军实践,奋力锻造全面过硬的“海上铁拳”,有效促进了各项使命任务的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47.
海军某驱逐舰支队521舰积极探索“随时能学、随处可学、随机深化”的“三随”理论学习模式,有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的宣传普及,促进了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 一、科学构建立体多维学习网络。做到党的创新理论发展到哪里。理论学习就跟进到哪里  相似文献   
48.
军嫂故事     
正"好军嫂"汪慧芬南海舰队驱逐舰某支队副支队长赵晓刚之妻"任务紧急,再聊……""家里部好,注意身体,等你回来。"好不容易轮到的传情电话,便只有这样匆匆的数句就断线……电话那头,海盗来袭,鏖战正急;电话这头,台风肆虐,狂风骤雨。"这样已经不容易,绝不能再给他添任何麻烦。"家里的情况,汪慧芬从没给赵晓刚透露半句。台风损坏了市政设施,家里断水断电。汪慧芬点着蜡烛陪着儿子复习功课。  相似文献   
49.
今年4月23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5周年。有人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要控制海洋就离不开舰艇,而驱逐舰又是现代海军舰队编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舰种。这期“军工史上的第一”要介绍的正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代导弹驱逐舰--济南舰,它是人民海军拥有的第一种具备远洋作战能力的大型水面作战舰艇,实现了我国驱逐舰从仿制到自行研制的跨越。  相似文献   
50.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4,(2):70-70
鱼雷改变了主意 1942年3月的欧洲北海,天气冷得出奇,二战的战火却烧得正旺。这天,英国“特林涅达”号战舰与一艘从战场上撤下来的德国驱逐舰狭路相逢。德国驱逐舰很快弹药耗尽,只好掉头逃窜。满腔仇恨的“特林涅达”号则全速追击,并将一枚大威力的鱼雷送进了鱼雷发射管。当“特林涅达”号距离毫无还手之力的德舰不足500米时,鱼雷“嗖”的一声飞出了发射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