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船舶轴频电场等效源强度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利用水平时谐电偶极子对实际船舶的轴频电场进行建模,需要确定等效偶极子的源强度和位置。针对安装有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的船舶,通过分析轴频电场产生的物理机理,明确了等效源是两个方向相反的水平时谐电偶极子叠加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轴频电场等效源强度计算的实用方法,即可通过反演测量静电场得到的静态偶极子源强度、轴频电场信号包络最大值与静电场信号幅值的比例系数综合确定,且等效源位置与静电场偶极子的位置相同。船模试验证实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2.
提出一种测量舰船电场的新方法,即用二次谐波方法测量大轴周围磁场,从而确定大轴电流,进而分析由大轴电流带来的舰船电场.理论和实验均表明,该方法结构简单,构思精巧,是检测舰船电场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3.
双折射是影响全光纤电流传感器测量精度以及稳定性的重要因素。采用双折射在线测量的方法,可以精确解算待测电流,并且能够诊断光路故障。首先,基于再入式光学结构,可以实现光纤双折射的高精度在线测量,且能够同时测量圆双折射以及线性双折射;然后,通过建模仿真,确定输出光的对比度与光束循环次数、偏振光分束器对轴角度相关;最后,搭建了实验系统,测得传感光纤单位长度的线性双折射为1.486 5 rad/m,圆双折射为0.886 5 rad/m,并分析了线性双折射与理论值的误差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94.
从基本的电路理论和铁磁学原理出发,推导了磁调制式电流传感器的数学模型,特别是对正弦电压激励下的传感器的输出和灵敏度进行了研究,为磁调制式电流传感器的设计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5.
针对车辆电磁兼容性问题,研究了不同方位接地与不接地时电磁波照射车辆时表面电流分布,得出接地后最大表面电流均有一定程度降低,对于高斯脉冲入射方向与车轴成30°角时,垂直面内接地后电流强度由111.57 A/m降为17.322 A/m,水平面内接地后电流强度由22.566 A/m降为11.458 A/m。测试结果表明:接地是降低车辆表面电流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提高车辆在高威胁复杂电磁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6.
基于地磁模式组的舰船消磁电流调整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泰勒多项式的建模方法建立了地磁模式组 ,该模式组能够满足消磁电流调整器的应用要求 ,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均方根偏差很小 ,实际应用也比较方便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基于地磁模式组的无探头消磁电流调整器 ,该消磁电流调整器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水上水下通用及免除抗干扰调整等优点  相似文献   
97.
针对阻感负载模型不能精确反映出吸收电容等缓冲器件对复合母排特性影响的问题,提出了复合母排多端口参数矩阵的建模方法。利用该复合母排多端口电路仿真模型,对并联器件的电流不均度以及吸收电容容值对功率器件过电压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可指导复合母排优化设计及吸收电容的选型。通过对逆变器系统的仿真和试验,对比了中点电流的频谱,验证了复合母排多端口电路仿真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8.
为改善直流微网中复合储能下垂控制功率分配的灵活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定义电压变化率动态改变下垂系数的控制方法,并设计了电流归零控制器,可以实现储能暂态和稳态功率的合理分配,分析了参数变化对控制效果的影响。在PSCAD中搭建了含储能的直流微网模型,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9.
为了减小舰船轴频电场信号,在深入分析尾轴结构的基础上,建立轴频电场等效电路模型,明确碳刷和滑环接触电阻的波动是轴频电场产生的主要因素。在对主动式轴接地(Active Shaft Grounding,ASG)系统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制了原理样机,并进行了实验室船模试验和海上实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ASG系统能有效抑制滑环和碳刷接触电阻变化所引起的轴频电场信号,抵消效果可达90%以上,且当轴地等效电阻在回路中的比例较大时,ASG系统开启后,将导致静电场信号增加。对ASG系统输出电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SG系统的最大输出电流与阴极保护状态密切相关,与航速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00.
为了解决长初级直线电机采用分段供电的驱动方式带来的电流波动、系统性能下降等缺点,以双边长初级直线感应电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根据次级所在位置和电流过零点两个条件进行切换的新型分段供电策略,推导了考虑电流过零切换时分段供电暂态特性的直线电机方程,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系统动态仿真模型,并在小型样机上进行了试验验证。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考虑电流过零切换的分段供电策略可显著减小电流的波动,满足系统性能和实际工程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