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1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对于预备役部队来说,要扎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必须以人才建设为突破口和立足点,不断强化人才意识,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人才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2.
面对飞速发展的世界军事变革形势,面临着信息化、机械化的双重历史任务,天津某预备役团党委针对人才队伍的实际,充分挖掘内部潜力,较好地盘活了现有资源,实现了人才素质的整体跃升。最近,我们对该团党委加速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203.
近年来,我师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干部队伍教育管理的有效办法,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干部履职尽责考评制度。通过几年的实践,这项工作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轨道,有力地调动了广大干部爱岗敬业、创新创优的工作热情,为干部队伍建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204.
芮士成 《华北民兵》2005,(11):45-45
近年来,我们按照党的先进性要求,紧紧围绕市场和战场的双重需要,大力加强专武干部队伍建设形成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选人用人机制。  相似文献   
205.
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指出:“要深刻认识学习好、运用好科学理论对推进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我们要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中有所作为,就必须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自觉运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推进部队建设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6.
实施“人才强师市”战略,是农八师石河子市党委在全面分析师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根据实现“两个率先”新要求和人才竞争新情况作出的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207.
董世新 《兵团建设》2004,(4):28-28,38
为深入了解和把握近年来兵团职工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状况的意见和看法,正确估价反腐败斗争形势,同时也为兵团反腐倡廉工作深入开展提供决策依据,兵团纪委于2003年年底在农一、三、五、七、九、十三师和建工师等7个师第三次开展了党风廉政建设问卷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208.
十六大报告指出:“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这一论述为进一步走开干部“能下”路子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各级领导贯彻落实干部能上能下原则,在“能上”上做了大量工作,一大批优秀干部被选拔到领导  相似文献   
209.
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求真务实精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对于贯彻从严治党、从严治军方针,确保反腐倡廉工作落实至关重要。把求真务实贯穿于党风廉政教育之中。(一)抓好党风廉政理论教育。在深入开展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中,引导党员领导干部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先进性要求和江泽民反腐倡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解决好“为谁当官、为谁掌权、为谁服务”这一根本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210.
胡锦涛同志指出:“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加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组织领导”。这既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出了新要求,也为我们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提供了新思路。当前,贯彻党管人才原则,要注意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