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一提起航天飞机,人们就会想到美国的“发现”号、“奋进”号等航天飞机和俄罗斯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在上世纪50~70年代,美国和前苏联曾经研究、设计和试验过小型军用航天飞机。这些早期的军用航天飞机虽然中途夭折,但毕竟是现在航天飞机的前身,曾为载人航天的发展提供过宝贵的经验和大量的数据;同时它也反映出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载人航天军事应用领域的激烈竞争,因此值得做一回顾。  相似文献   
42.
2001年3月,美国航宇局宣布取消新一代航天飞机X-33“冒险星”的研制计划,主要原因是其燃料箱研制不断出现问题。然而没过多久,美国空军表示愿意继续投资研制X-33“冒险星”,目的是为快速发射携带武器的卫星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实,航天飞机一问世就被广  相似文献   
43.
2007年11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深圳”号首访日本,引起了公众与媒体的高度关注,有人甚至称此举为中国海军与日本海上自卫队史上的“破冰之旅”。而此后日方的回访将会是哪艘战舰?并将以何种面目出现在国人面前?这一切都使人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相似文献   
44.
2001年10月11日早晨,美海军“华盛顿”号(CVN73)航母上气氛十分庄严肃穆。4名海军预备役人员完成了每年为期两周的现役训练。 这4名海军预备役人员是基南、莫尼卡、尤金和克里斯,隶属于驻纽约州加登城海军陆战队分遣队的海军卫生兵。 在这两周里,“华盛顿”号成了他们的避难所,使他们暂时远离了作为纽约全职专业医护人员所不得不而对的惨境,远离了悲伤和恐惧。  相似文献   
45.
寒丁 《当代海军》2003,(3):36-37
2002年10月6日清晨,一艘自伊朗哈尔克岛启程,航经波斯湾、阿曼湾及阿拉伯海后抵达也门亚丁湾的30万吨级法国油轮“林堡”号,静静地锚泊在也门哈达拉毛省谢哈尔港石油码头附近3海里处的海域,等待着引导船的引领入港。  相似文献   
46.
张瑜 《当代海军》2003,(4):39-39
1月16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成功升入太空进入预定轨道。经过16天航行,完成预定任务,2月1日8时08分,休斯敦地面控制中心,向它发出了进入脱轨程序的指令;8时53分,出现不祥之兆,飞船左翼温度传感器失灵;8时59分,地面控制中心与飞船失去联络;9时06分,一声巨响,天空中布满了金属碎片;11时,肯尼迪航天中心降半旗;14时05分,美国布什总统发表演说:“‘哥伦比亚’号失事,没有幸存者。”这是继1986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以来,美国又一次重大的航天空难事件。  相似文献   
47.
9月22~26日,美国海军“考彭斯”号导弹巡洋舰和“范德格里夫特”号导弹护卫舰组成的舰艇编队,在美国太平洋舰队第五航母大队司令詹姆斯·凯利准将的率领下,对广东湛江进行了友好访问。我海军南海舰队在湛江港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这是新中国成立54年以来,湛江港第一次对外国军舰开放。我海军南海舰队参谋长侯月喜少将、湛江市副市长陈亚德,美驻华国防武官马可升准将和美驻广州总领事曾国熙等到码头迎接。  相似文献   
48.
时令已进入深秋,丝丝凉意拂面。台湾民众怎么也没有想到,已过去了一个多月的台军“汉光19号”第三阶段实兵演练的阴影,仍如深秋的谅意,叫人阵阵颤栗。  相似文献   
49.
7月28日上午,翁先伟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登上日本海上自卫队“鹿岛”号训练舰,7月29日08:00起航出港,于8月6日10:00抵达泰国首都曼谷,总航程达2800海里。在8天的外事活动过程中,翁先伟遵守外事纪律,讲究外交礼仪,认真学习观摩,展示了中国海军军官的良好素质和精神风采。  相似文献   
50.
当美国海军“长尾鲨”号潜艇在上个世纪60世代初期沉没,艇上所有人员无一幸免,海军就开始采取许多措施确保这样的悲剧再也不会发生。在总统深潜特别顾问团建议下,深潜救生艇研制计划启动,并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得以发展,接下来深潜救生艇“神秘”号(DSRVI)和“阿瓦隆”号(DSRV2)等深潜救援系统的研制成功就源于该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