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71.
通过在Jerk系统的3个子方程上依次添加符号函数,构造出3个三维嵌套式吸引子混沌系统。改变符号函数的幅值,可得到多个不同形态的嵌套式多涡卷吸引子。分析了系统的平衡点和参数不同取值时的相图等。利用周期脉冲函数,扩展嵌套式吸引子混沌系统的平衡点,实现了单方向排列的嵌套式多涡卷混沌吸引子阵列。根据相应的系统方程设计出具体的电路,给出了电路仿真图,证实了数值模拟和电路仿真结果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72.
利用累积失效函数给出失效率递增(减)类,平均失效率递增(减)类,新比旧好(差)类,按失效率新比旧好(差)类和按平均失效率新比旧好(差)类的等价刻画。通过与指数分布的对比,给出了描述这些分布类的等价条件。利用特定函数类的复合封闭性,给出以上分布类在加速寿命系统和协同系统中的封闭条件的统一证明。  相似文献   
573.
为提高弧形体挠性接管的声衰减能力,首先分析了管壁橡胶的粘弹性对其内部介质声速的影响;然后,基于一维声传播理论,推导了弧形体挠性接管的传递损失理论模型,并将理论计算值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最后,利用弧形体挠性接管传递损失理论公式,分析了弧形体挠性接管结构参数对其传递损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弧形体挠性接管内声速随频率增高而递增,以其中心频率为分界点,传递损失曲线分别向低频方向和高频方向移动;弧形体挠性接管传递损失的理论计算与有限元仿真结果在中低频率范围内吻合良好;减小弧形管的壁厚可使其传递损失曲线向低频移动;减小弧形曲率半径能够增大弧形管的传递损失;增加弧形管的长度,可以增加弧形管的传递损失,同时使其传递损失曲线向低频移动。  相似文献   
574.
为解决大惯量飞轮储能系统应急制动器优化设计的难题,提出了适用于多目标、多约束问题的改进粒子群算法。该算法利用加权算法将多目标优化问题转换为单目标优化问题,并通过罚函数方法将多约束问题转化为普通约束问题,再采用粒子群寻优算法进行求解。样机试验验证了大容量飞轮储能系统制动方案的可行性与摩擦制动器优化算法的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575.
针对控制棒驱动机构滚轮振动信号非平稳、小样本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滚轮状态评估方法。该方法首先对信号进行小波降噪,再将降噪后的信号分解为若干乘积函数分量之和,选取包含主要故障信息的分量进一步分析,从这些分量中提取几种特征参数作为支持向量机的输入参数,建立了滚轮故障识别模型。通过对滚轮正常状态、故障状态的分析证明,该方法可以准确、有效地对滚轮的工作状态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576.
传统高斯投影换带计算的间接方法是以大地坐标为中间参数,但实数形式的高斯投影换带计算方法较为繁琐。为解决该问题,以高斯投影计算公式复变函数表达形式为基础,以复数等角纬度为转换参数,推导了一种高斯投影换带计算公式,并分析了该公式的计算精度和适用范围。误差分析表明:基于高斯投影复变函数形式表达的换带计算公式可以有效简化高斯投影换带计算的复杂度,公式更加简便,计算精度较高,且克服了带宽的限制,能够实现目标点在非相邻投影带之间的换算问题。  相似文献   
577.
针对无速度信息的机械臂轨迹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带观测器的机械臂免模型模糊基函数网络输出反馈PD控制。所设计的模糊基函数网络被用来估计关节速度,并同时用来补偿系统的未知不确定。网络的权值及参数调整采用混合算法,且能够在线自适应实时调整,不需要离线学习阶段。所提出的观测器及控制器均不需要任何的机械臂动态模型(包括惯性矩阵逆),并通过引入PD控制使整个方案更易工程实现。基于Lyapunov理论证明了整个闭环系统一致最终有界。两关节机械臂试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这种基于观测器的反馈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78.
结合粗糙集的属性约简和支持向量机的分类机理,研究了一种混合算法,即应用粗糙集的属性约简过程作为预处理器,可以把冗余的属性及值和冲突的对象从决策表中删去,但不损失任何有效信息;由于传统支持向量机在多分类问题时出现的不可分区域现象,使用了模糊支持向量机进行后面的分类建模和预测,使得训练时间大大缩短和分类性能显著提高。将这种混合方法应用到雷达信号识别中,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79.
研究了吊放声纳模拟器主动探测建模与仿真技术。吊放声呐主动探测的效果除了受系统自身影响外,声速梯度、海况等水文条件对其也有很大的影响。在探测过程中,首先进行了波束判断,然后进行探测距离判断,提出一种基于恒定负声速梯度的声传播损失的计算模型,最后以声纳方程为基础,建立了主动探测的判断模型,并给出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580.
介绍了伪码调相与线性调频组合而成的新的脉冲压缩信号,给出了信号的表达式,详细推导了发射信号的模糊函数,分析了其时频域特性。理论和仿真分析表明,这种组合波形在高分辨力、抗干扰、低截获能力等方面都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