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61.
为适应深空探测的应用需求,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对深空飞行器定位的可行性问题备受关注。针对探月飞行器月球公转轨道上的GNSS定位问题,以高轨道飞行器GNSS定位的研究为基础,采用多系统联合定位的方法进行仿真。分析了载波功率与噪声功率密度比为15dB-Hz的弱信号捕获门限下,各系统联合定位时波束主瓣和旁瓣的可用性,同时对各系统联合情况下的精度因子值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当接收到的卫星天线辐射的主瓣和旁瓣信号均高于载噪比门限时,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三系统或四系统的联合能满足实时定位条件;而旁瓣损耗不加以补偿时,接收信号载噪比低于门限并导致任意联合方式均无法完成定位。各系统联合的精度因子分析表明:单系统或双系统联合的几何精度因子变化剧烈,四系统联合相比三系统联合的几何精度因子下降16.93%;三系统联合定位方案中,美国全球定位系统、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与欧洲的伽利略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联合方案的几何精度因子值变化最平稳,为最佳选择。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为探月飞行器定位技术研究和星载多系统接收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2.
<正>于敏档案盘点:于敏,著名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926年8月出生于河北宁河(今属天津),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二机部第九研究院理论部副主任、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院科技委副主任、高级科学顾问等职。2015年1月9日上午,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摘  相似文献   
163.
<正>2014年11月4日,由国防科工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展"在四川省科技馆正式开展。作为探月工程实施10年来首次在内地举办的主题展览活动,探月工程展首站选择四川,向公众开放至11月13日,之后将在国内其他省份进行巡展。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吴艳华、四川省副省长刘捷出席开幕式。本次展览展出的实物模型包括嫦娥三号的着陆器、"玉兔号"月球车、长征火箭、人造卫星、模拟发射场和遥控月球车,以及特别制作的互动展品等20多组。同  相似文献   
164.
资讯     
习近平: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努力开创强军兴军新局面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月12日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165.
林臻 《国防》2014,(2):79-82
2014年1月25日,正在月球表面雨海西北部虹湾工作的中国月面巡视探测器(即玉兔号月球车)控制机构出现异常,互联网上由某科普网站主办、一直以第一人称进行实时报道的微博账号"@月球车玉兔"也说:"啊……我坏掉了……有可能熬不过这个月夜了……"事件牵动了地球上关心航天事业的每一个人的心。作为中国第一个在月球表面软着陆的月球探测器,嫦娥三号和玉兔号已经刷新了历史。回顾人类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历程可以看出,没有哪个国家的探月活动是一帆风顺的,但人类依然遥望月球,向地球唯一的卫星发起一次次冲击。  相似文献   
166.
追忆余秋里     
正今年10月是原国务院副总理、总政治部原主任余秋里100周年诞辰纪念,老人家离开我们15个年头了。为什么不写诞辰纪念日,是因为他不记得自己的生日,根据秋天出生,就选十月一日作为生日了。特别巧合的是,还有一位同样忘记生日的,谷牧副总理也是1914年秋天出生,同样忘了日期,"文革"中同为周总理的左膀右臂,"二月逆流"都是"小爬虫"。最后毛主席审查新闻稿时,发现没了这俩干活的,就说:还有余秋里谷牧。这就是见诸报端的著名"成语"了。  相似文献   
167.
田伟利 《政工学刊》2014,(10):93-93
近日接到家中老父亲的电话,还没等我开口那边就传来急促的责问声:儿子,你最近是不是碰到什么事儿了,怎么20多天都没给家里来电话了?我不禁心头一颤:是啊,将近一个月没给故乡的父母报平安了。急忙向父亲道歉说明情况后,内心泛起了层层涟漪。自从离开技术岗位到政治部门以来,心中便种下了一颗追梦的种子,就是希望自己在不久的将来也能够文思泉涌、下笔成章。于是昼夜忙碌,暂时忘却了生我养我的故乡,忽略了对自己日思夜想的爹娘。  相似文献   
168.
<正>"深空之眼"引导"嫦娥"回家西至新疆喀什东至上海佘山54所的通信与测控技术让嫦娥"耳聪目明"题记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曰: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在中国古老的飞天神话里,孤独的玉兔陪伴着同样孤独的嫦娥,在广寒宫里度过了清冷的几千年。然而,11月1日,嫦娥五号试验飞行器的成功返回,改写了这个有些凄冷的结局——因为,嫦娥返家,指日可待!11月1日早上6时42分,在杳渺太空飞行8天有余的嫦娥五号任务  相似文献   
169.
这是一支严谨求实的队伍:这是一支自主创新的队伍:这是一支团结协作的队伍。他们的名字是中国探月人。他们用热情和智慧攻克了一项项技术难题.谱写了一曲曲创新凯歌.让五星红旗闪耀在月球之上。  相似文献   
170.
为庆祝嫦娥三号任务圆满成功,1同17日。中国诗书画研究会向探月工程成就展捐赠一批以“赞颂探月梦圆、讴歌军工精神”为主题的书画作品。此次捐赠的46幅书画作品由国内50余位知名艺术家创作.作品将在今年举行的探月工程成就展上展出。国防科工局副局长胡亚枫向参与创作的艺术家颁发证书.国防科工局直属机关党委书记吴志坚主持捐赠仪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