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24日下午6时05分,随着一声"点火"号令,"长三甲"火箭托举"嫦娥一号"卫星飞向太空,踏上奔月旅程。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工位成为我国实施探月工程的起点,将在航天发展史上留  相似文献   
52.
《国防科技工业》2007,(11):F0004-F0004
2007年10月19日,湘电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中国探月工程首家合作企业签约仪式在京举行。国防科工委有关领导向该公司赠送了“嫦娥一号”卫星模型。  相似文献   
53.
探雷传感器     
本文介绍了将金属探测传感器、探地雷达和红外传感器用于地雷探测的技术。  相似文献   
54.
本文讨论了一种重要的探测技术,即混凝土桥面的探测技术,提出了以一种先进的探地成像雷达对桥面实施探测,并给出了模拟试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55.
《国防科技工业》2008,(1):56-57
在庆祝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成功大会上的讲话中,胡锦涛总书记深刻阐述了探月工程的基本经验。他指出: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自主创新,着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坚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着力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必须坚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着力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这些重要思想,对于指导国防科技工业及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6.
针对探月飞行器月球公转轨道上的卫星导航定位问题,以高轨道飞行器卫星导航定位的研究为基础,采用多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联合定位的方法进行仿真。分析了载波功率与噪声功率密度比为15d BHz的弱信号捕获门限下,各系统联合定位时波束主瓣和旁瓣的可用性,同时对各系统联合情况下的精度因子值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当接收到的卫星天线辐射的主瓣和旁瓣信号均高于载噪比门限时,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三系统或四系统的联合能满足实时定位条件;而旁瓣损耗不加以补偿时,接收信号载噪比低于门限并导致任意联合方式均无法完成定位。各系统联合的精度因子分析表明:单系统或双系统联合的几何精度因子变化剧烈,四系统联合相比三系统联合的几何精度因子下降16.93%;三系统联合定位方案中,美国全球定位系统、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与欧洲的伽利略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联合方案的几何精度因子值变化最平稳,为最佳选择。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为探月飞行器定位技术研究和星载多系统接收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7.
<正>从3月1日开始,以"贯彻《安全生产法》、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为主题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在中船重工第七〇五研究所全面展开。为确保安全生产月活动取得实效,七〇五所在组织广大员工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法》及集团公司有关要求,不断提升广大员工安全意识的同时,结合科研生产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状的内容,健全以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的全员、全方位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确保将安全责任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8.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局局长、国家航天局局长许达哲,于2015年第4期《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长征"路上永无止境》,现转载,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59.
物换星移,充盈饱满的2014年随着桌上的日历被轻轻翻过,备受期待的201 5年精神抖擞向我们走来。这一年,伴随着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走红大江南北,我们蓦然感受到时光飞逝。从改革元年到法制元年,新的提法、新的概念也仿佛转瞬间都演化为常态。在这种情绪的持续发酵中,那些新来的、未来的让我们兴奋,也让我们多了一份从容。  相似文献   
60.
《国防科技工业》2015,(1):38-41
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团队再入九天向明月,"小飞"胜利把家还。2014年,他们坚持创新驱动,大力协同,攻坚克难,确保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我国全面突破和掌握航天器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关键技术,为完成"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对我国月球及深空探测乃至航天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