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开辟民兵工作新阵地,最近武汉市国动办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针对青年民兵思想活跃、乐于接受网络等新型媒体的特点,与地方相关部门联手,依托武汉市政务网构建了民兵网(网站域名  相似文献   
32.
苏轼的人生坎坷、情操高尚,这决定了其艺术风格的基本性质。苏轼思想旷达,胸襟开阔,感情奔放。其论文,贵以“意”摄之,贵天才变化,重在“活”与“变”。常用“水”这个意象,因为水之无“常”无“定”的自然特征正好切合“活”、“变”的美学特质。用水之属性来衬文之姿态,体现出他对文章风格的一个基本的美学追求,即追求新意,不拘成法,率性而作,  相似文献   
3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的社会往来、旅游等越来越趋于频繁。而人们每到一个城市,最先映入眼帘的总是这个城市的建筑,是优秀的个体建筑,以及由这些个体建筑构成的城市的总体轮廓和形象。建筑成了一个地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标志塔。笔者喜爱旅游,曾到过一些大中城市,带着专业的思考,对这些城市精美漂亮的建筑每每赞叹不已。回眸生活几十年的塞上古城银川,尽管觉得平凡,简单,可也想找出它的闪光点,它的美和特点,当然也包括缺点与不足。通过比较和  相似文献   
34.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军营文化与部队精神文明不断向前发展,其中,军事建筑的审美标准和文化特质有了新的内涵。从建筑美学的角度探讨了当前军事建筑的审美倾向,并通过实例分析提出了军事建筑的创作与批评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当前部队营区营房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5.
正三个多月了,他们都做了什么?为牧工办了哪些实事?6月初的一个下午,带着这些疑惑,笔者来到了在阿拉套山山脚下一个叫哈不托海的地方,探访了五师双河市"三民"工作组第三小组住八十四团畜牧公司工作点。工作组有三个人:组长郑跃才是八十四团武装部的副部长,今年55岁的张跃进是八十四团社建办主任、年龄最小的苏毅是师农业局的干部,这是一个老中青的组合。因为要寻访的牧工大多在山区放牧,越野车只能在崎  相似文献   
36.
本文从中国古代诗学的意境论出发,分析意境论的内涵以及宋词的美学特征,并以李清照的《醉花阴》和豪放派的代表苏轼的《水调歌头》为例,对宋词的意境孵现、翻译原则和方法进行探讨、以求译者能最大限度得展现中国古涛词的优美意境。  相似文献   
37.
军营里的战友难免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如能够保持乐观和积极向上的心态,把乐观与快乐联系在一起,你就会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乐观的人精神饱满,不怕困难,工作学习易出成果,常拥有快乐的心态,这对健康极有好处。而怎样保持快乐呢?有  相似文献   
38.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的内涵是指在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和心理素质三个方面素质提高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和学会发展.学会学习这个问题是的文化素质紧密相连的.学会学习的重点是学生变对知识技能的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培养并锻炼主动获取新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做人,就是培养人的思想品德.学会发展是一个心理素质的培养问题.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能够与有团结合作、坚韧不拨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能适应社会生活、能独立思考,并具有创新意识的科学精神.那么,具体说来,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又是指什么呢?现做如下简述:……  相似文献   
39.
“趣”是我国古代文论的一个核心范畴,其美学内涵可概括为是在人的心理上产生强烈趋向性的,必然伴随心理愉悦的,对人的自身本质力量审美观照的一类具有非实体性特征的系统性美质;“趣”的审美特征主要包括主客观统一性、生命的自由与灵慧性、虚实相生性及强烈的心理趋向性;“趣”作为古文论范畴,涵纳了一百多种以“趣”的基本语义为立足点的审美语汇,构建出了一个庞大的内在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40.
<正>一、“趣”唐宋以降,“趣”便成为士大夫进行文学创作时自觉地审美追求。苏诗、苏词、苏文包括苏画、书法都明显凸显了“趣”的追求。“趣”的美学内涵十分丰富,既有所谓的理趣,更重要的是所谓情趣,苏轼书信的趣味俯仰皆是,不可胜数,尤以身居黄州东坡、惠州椰林之时,书信中的趣来的真切,来的令人心向往之。苏轼是一个有能力将苦难变做诗意的智者,对于惠州年逾花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