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7篇
  免费   262篇
  国内免费   185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随着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迫切需要从理论的高度来对后勤社会化保障制度进行阐释,并以此指导正在进行的后勤保障改革。文章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后勤保障社会化制度作了探讨,对改革的成本——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2.
管道主动消声的次级声源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柴油机排气的特点,结合有源噪声控制工程应用,提出了两种次级声源的设计方案,经过分析计算,给出了实验用次级声源.  相似文献   
93.
火药脉冲助推器控制在舰载火箭弹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采用火药脉冲助推器控制的简易制导火箭弹的弹道模型 ,进行了数字仿真 .理论研究和数字仿真结果表明 ,采用火药脉冲助推器控制可以有效地提高火箭弹的命中精度 ,它对实际弹道修正的效果与其冲量大小、数目、作用起始时刻、作用方位角、作用时间间隔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4.
仿真技术在R082电子调速器的参数整定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具有EMR—R0 82数字式电子调速器的速度调节系统的各个环节建立数学模型 ,利用SIMULINK仿真的方法进行仿真研究找出与新、旧两种状况柴油机配合的R0 82电子调速器PID调节器的合适参数 ,为舰艇电站EMR—R0 82数字式电子调速器的实际维修调整提供指导 ,使得该调速器调整从以往的复杂危险变得简便易行 .  相似文献   
95.
检测精度控制是电能计量的关键环节。基于以单片机(MCU)为中心的电子式电能检测,分析了影响电能计量精度的元器件误差、采样误差、数字运算误差等主要因素,研究了精度控制中电流变换和数字化等过程的误差量化及控制策略。为开发研制高精度电能计量系统提供了充分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96.
采用非线性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一类非线性控制系统模型,得到解的整体存在性。  相似文献   
97.
从作战使用角度出发 ,对作战使用研究的目的、细目进行了界定 ,对作战过程中作战人员的职责、作战组织、作战实施和指挥控制问题进行了剖析 ,为最终制定作战指挥程序和编制协同任务表奠定了基础。最后指出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8.
大气层内复合控制拦截弹切换时间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大气层内拦截弹采用空气动力与燃气动力的复合控制方式是当今世界防空导弹的发展方向之一。复合控制技术的分析研究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考虑目标机动加速度大小、目标机动时刻以及目标角闪烁的条件下 ,确定了拦截弹的控制方式由空气动力切换到复合控制时的切换时间。  相似文献   
99.
智能控制在光纤陀螺光源稳定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光纤陀螺(FOG)对超辐射发光二极管(SLD)光源输出光功率的稳定性要求,针对目前SLD光源一致性差的特点,提出Fuzzy PID控制的光控实现方案。经验证,该智能光功率闭环控制能灵活调整SLD期望输出光功率值,不仅能实现SLD在宽温度范围内保持较高的光功率稳定性,且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0.
用一维理论对轴流压气机的初步设计作进一步的研究,导出了多级轴流压气机特性关系,建立了在给定轴向分速时最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得到了解析关系.所得结论具有普适性,对多级轴流压气机的初步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