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31.
对不同摩托小时的某型坦克发动机进行了实车检测试验,采用压力传感器测量了发动机汽缸压缩压力,分析了汽缸压缩压力随发动机使用时间的变化趋势。分析了汽缸套磨损的特点及对发动机使用寿命的影响。针对发动机汽缸磨损的非线性特点,建立了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实现了对坦克发动机汽缸使用寿命的预测。  相似文献   
632.
针对装甲车辆发动机冷却系统所用冷却液易结垢致使冷却系统效能降低的问题,通过正交试验法研制出了一种以无机盐、羧酸类和分散剂等为主剂的高效发动机冷却系统阻垢缓蚀剂,并进行了不同实验条件下的阻垢性能、腐蚀和干扰试验,得出了相应的结论.该阻垢缓蚀剂阻垢、缓蚀效率高,适应能力强,有效延长了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清洗除垢周期和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33.
查理 《国防科技》2002,(9):6-12
1990年8月2日凌晨1时,伊拉克向科威特突然发起全面进攻,到下午4时攻战科威特全境。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事件引起了世界极大震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拟定了军事行动计划。1991年1月17日凌晨,F-117在巴格达上空投下了第一枚激光制导炸弹,美军的空袭行动开始实施,海湾战争随之打响。在海湾战争结束后长达11年的时间里,美对伊拉克先后采取了禁飞、禁运、空袭、颠覆、策反与暗杀等各种手段,但一直没能把萨达姆赶下台。  相似文献   
634.
战争是武器的催化剂。一战末期的战场刚刚出现几个钢铁“怪物”,等到二战时,坦克在各国军队中已“遍地开花”了。二战结束后,前苏联已拥有坦克数万量,一跃成为世界坦克大国。而今,苏联已经不在,但苏联家产最大的继承者,俄罗斯的坦克装备仍让人不敢小视,其现役坦克T-72更是名声在外。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拥有较多数量的T-72。为此,作为一个军事迷,了解T-72的过去、现在、未来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35.
在直连式超燃冲压发动机试验系统上,通过调节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壁面扩张角和燃料喷注位置,对燃烧室构型优化进行了试验研究。为了提高试验效率,燃烧室形面调节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进行组织,每个形面进行5种喷注位置的试验,每次试验通过文氏管调节3个当量比的燃料流量。利用试验数据构造燃烧室性能关于构型参数的响应面模型,可用于燃烧室构型优化。通过两次渐进优化获得了性能更优的燃烧室构型,并根据试验数据分析了各构型参数对燃烧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构型燃烧室的推力增益比基准构型增大了10.4%;燃烧室性能受各构型参数的强烈耦合影响。  相似文献   
636.
耦合系数会直接影响到偏振光经过耦合器熔锥区后的光能量分布,从而影响保偏光纤耦合器的耦合性能。基于光波导模式耦合理论,建立了熔锥型保偏光纤耦合器的耦合模型,推导出了适应于纤芯为圆型、偏振主轴非平行时保偏光纤耦合器的耦合系数计算公式,形式简单、应用方便。为耦合模方程的求解以及耦合器的性能分析提供了前提条件,从而为熔锥型保偏光纤耦合器的高性能制造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37.
为有效解决高能化学激光器压力恢复系统无法实现小型化及机动性能等问题,提出了以高温气源替代常温空气作为引射气源的方案,并设计了一种基于航空发动机环形燃烧室结构的空气/酒精燃气发生器。采用CFD计算软件开展了燃气发生器的流场仿真计算,获取了燃气发生器冷态及燃烧工况下的速度、压力与温度场,并将部分仿真计算结果与理论计算及试验值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燃气发生器设计合理,扩压器及二股腔道转接处无气流分离,帽罩处无溢流现象;主燃区回流区明显,且尺度适中,有利于组织燃烧,并有效指导了高能电火装置的位置布局;空气流量配比合理,主燃孔及掺混孔的射流深度满足燃烧及掺混要求;燃烧室总压恢复系数达到96.7%,燃烧效率实现98.4%,实现了高效燃烧;此外,相同工况下的理论计算值及试验结果验证了数值计算方法的合理可行性。  相似文献   
638.
63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