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YHCAPP系统是面向中小企业的工具型CAPP系统,如何从CAD图形提取工艺信息和生成工序图是该类系统的一个难点。文中给出了一种基于表达式求值的方法,成功解决了该难题,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稳定可靠。该方法也为一般的工具型CAPP系统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2.
将小波变换方法用于眼底病灰度图像预处理。采用Haar小波对输入的眼底病灰度图像进行单尺度二维离散小波分解提取边缘。为了从不同程度改善图像的质量,我们对分解的图像进行量化编码,把高频三个方向的分解系数图像用离散小波变换逆变换进行图像融合及图像增强。通过计算机模拟对比了一阶、二阶微商的边缘提取方法和小波变换边缘提取方法预处理结果,结果表明采用小波变换对输入的眼底病灰度图像进行预处理是一种更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3.
从胶粘剂体系的功能优化、稳定性及其固化工艺等角度论述了设计胶粘剂配方组成的一般思路与常用方法,其中重点介绍了利用正交设计法调整某胶粘剂配方组成的思路。  相似文献   
44.
《国防技术基础》2008,(7):32-32
只有规定了合格鉴定试验要求的规范才要求建立QPL或QML。只有经过权威机构鉴定,并证明符合相应规范要求的产品或工艺过程与材料,经批准后才可列入QPL.QML。当以后定期的鉴定证明产品或制造商不再符合相应规范的要求时,还应将其从QPL或QML中除名。  相似文献   
45.
指纹细节点的提取对于指纹识别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文中在二值细化指纹图像的细节点提取算法基础上,对细节点提取范围进行了算法改进,用C++语言实现了一种限制提取范围的算法和一种去除伪细节点的算法。实验表明,改进算法提取细节点的速度和精度都有了明显改进,相对原始的未加限制和去除伪细节点的算法,文中算法耗时减少了约2/3,细节点有效性提升了约3/4。  相似文献   
46.
数学形态学是一门新兴的图像分析学科,其理论和方法在视觉检测,医学图象分析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非常成功的应用。主要介绍了形态学的边缘提取算法,该算法由数学形态学中的形态学梯度算子来实现,一般采用数学形态学中的两个基本运算:腐蚀和膨胀相结合来计算形态学梯度算子,这种算法能加强图像中比较尖锐的过渡区。通过实验,实现了这种算法,与比较传统的Sobel算子相比,其定位比较精确,抗噪声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7.
雷达网威力仿真中的复杂区域图形处理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实际阵地环境下的雷达网复杂探测区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雷达单元平面探测复杂区域填充的"橡皮擦"算法,雷达网平面探测区域面积计算、边界提取算法.并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可广泛应用于雷达网威力仿真及其他相关领域中.  相似文献   
48.
鉴于局部复杂度不能体现灰度级别变化剧烈程度的局限,对基于局部复杂度的图像过渡区提取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基于局部模糊复杂度的图像过渡区提取算法.仿真结果表明:算法比采用基于局部复杂度的过渡区提取算法提取的过渡区更为准确,同时也具有更好的抗噪性能.  相似文献   
49.
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形态学边缘提取算法的无人机航路规划方法,重点在于解决基于真实地形数据和存在不规则火力威胁区进行快速规划时初始路径规划空间的确定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生成的初始路径规划空间小,当火力威胁态势改变时,重规划时间短,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50.
主要对军代表参与(小批量试生产)工艺和生产条件审查工作给出意见建议,从装备试验鉴定相关指导性文件的贯彻落实、相关标准的学习运用以及审查重点的把握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对比了新旧指导性文件的区别,给出了参与审查需掌握的相关标准,并就审查重点把握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