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本文根据话密机采用的预置式均衡器的特点,提出了用数字频谱分析技术来确定音频转接段数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实现简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92.
介绍了用CCD器件完成玻璃管外径和壁厚在线测量的实现方法,测试系统的结构和硬件及软件设计思想。本测试系统也适合于对其它透明或非透明管材及线材的在线测量。  相似文献   
393.
详细介绍了电子可编程模拟器件(EPAC)的主要技术特点及其典型芯片IMP50E30,并给出了它在多路测量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394.
自动测试系统的研究内容是,怎样用各种仪器设备组建能完成自动测试任务的系统以及怎样用这种系统去解决各类测试问题。本文针对这一情况,介绍了当今飞速发展的自动测试系统的分类,论述了自动测试系统及在数字式仪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数字式自动测试系统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95.
基于FFT的频率测量的误差的修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基于FFT的频率测量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推出了误差与FFT运算后的X(K)之间的关系式,从而从理论上给出了消除这种测量误差的方法,并运用曲线拟合,得出了实际应用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396.
针对点位坐标、距离和方向的靶场试验应用需求,基于RTK(Real Time Kinematic)技术设计了一套靶场大地测量系统。系统采用固定站+移动站方式设计,移动站可以在固定站配合下进行测量,也可以单独进行测量。既能满足点位坐标、距离、方位角高精度的测量需要,又能满足多种坐标测量和实时测量的靶场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397.
针对双经纬仪异面交会中目标点并不一定正好在公垂线上的问题,提出了在公垂线附近的空间区域上估计目标点位置的方法。该空间区域为以公垂线为对角线,各边分别平行于双经纬仪测量坐标系三轴的长方体空间区域。在目标点位置估计时考虑到经纬仪高低角与水平角测角精度的不同,以及目标点与经纬仪之间距离对空间点坐标精度的影响。采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结果表明:新方法的目标点空间位置估计精度不亚于传统公垂线法,在特定情况下甚至能提高5%以上。模拟结果验证了新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98.
为提高型号火工装置阻值测量设备的通用性和测量的自动化程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四线制测量方法的测试方案,通过开关矩阵的切换配置不同测量通道,对不同测量通道被测电阻上产生的m V级电压值进行差分运算放大,对放大后的电压值进行A/D转换得到电压的数字量,通过微处理器进行数字滤波处理,将最终的电阻值进行显示、存储和传输处理。相对于目前使用的火工装置阻值测量设备极大的提高了测量通用性和测量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399.
为实现靶场多目标图像的目标自动检测,利用多目标形状的相似性,提出一种基于形状熵差的目标检测新方法。提出了形状熵差的概念,将目标形状模型引入局部熵计算中,由局部内熵与局部外熵之差的极值点确定目标位置。基于此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新的目标自动检测方法。通过实验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相比较于常见的一些目标检测算法,该方法具有更好的抗干扰能力和环境光照变化适应能力,可以应用于靶场多目标图像的目标检测,也可应用于其他类似的目标检测问题。  相似文献   
400.
BOS技术在流动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背景纹影技术是新近提出的一种流动显示技术。与纹影、干涉等传统流动显示方法相比,BOS技术不仅具有高时空分辨率,同时还可以对流场密度梯度场进行定量测量。根据BOS技术的原理,搭建了一套BOS系统,采用该系统测量了蜡烛火焰上方的热对流流场,得到了热对流流场的瞬态流动结构,验证了BOS系统的性能。在此基础上,采用BOS系统对超声速混合层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超声速混合层的精细空间结构和密度梯度场的定量分布,实验结果充分体现出BOS技术在流动测量中的巨大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