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本文分析了海杂波干扰对无线电引信反导效果的影响,提出了采用自适应噪声抵消器来消除海杂波干扰的方法,并对有关参数的选取进行了探讨,最后给出了用电荷耦合器件CCD组成自适应海杂波抵消器的原理方案。  相似文献   
3.
武器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功能耦合部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论述了功能耦合部件的功能、组成,及对部件各组合件工作电路的情况,详细分析了功能耦合部件的工作原理。阐明武器控制系统通过功能耦合部件与火控系统进行信息交换,从而实现了对武器的正确控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研究电磁屏蔽设计问题,首先介绍了FDTD方法原理,讨论了FDTD方法应用于电磁屏蔽设计问题时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然后推导了孔缝的FDTD算法公式,最后给出了一些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5.
船舶的操纵与控制问题可以归结为一个四阶线性系统在环境干扰、参数摄动与建模误差同时存在时的状态空间控制问题。传统的变结构控制应用于船舶操纵系统易导致频繁来回操舵。本文研究一种连续的变结构控制方案,进一步讨论了其稳定性及优点,并将其引入限制水域的船舶操纵中。仿真表明,它可以完全抑制频繁来回操舵或抖振,并可得到较理想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6.
重载导弹发射车多使用4轴连通式双气室油气悬架,为了研究其连通耦合效应,以便对发射车设计进行参考。在2轴连通式油气悬架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基于AMESim软件分别建立2轴/4轴连通式双气室油气悬架系统的仿真模型,在几种不同信号频率与相位激励下分析了多轴连通式双气室油气悬架系统的连通耦合效应影响。结果表明:连通式油气悬架在低频激励作用下具有明显的阻尼特性。4轴连通式悬架系统与2轴连通式悬架系统相比,其外特性具备明显优势。连通式油气悬架系统受低频激励时外特性表现比较激烈,而在受高频激励时外特性表现良好,这说明系统在处于高频环境时更能衰减系统的不同步振动。  相似文献   
7.
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光学特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光纤布拉格(Bragg)光栅的种类和制作,用耦合波理论分析了其基本的光反射性质,包括峰值反射率和反射半高全宽度,结果表明光纤Bragg光栅拥有独特的光反射特性.同时对光纤Bragg光栅在光纤通信、光纤传感器、滤波器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和展望,表明光纤Bragg光栅将对整个光纤技术领域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9.
本文设计了一款18-40GHz超宽带耦合放大组件。该组件对接收的超宽带信号进行补偿放大,又可以完成耦合两个定点自检信号输入进行组件自检。组件主要组成部分包含耦合器、放大器和用于增益调节的衰减器。搭建了ADS仿真模型验证电路,并制作了实物。实测该耦合放大组件直通端增益直通端增24.1~26.5dB,平坦度≤±1.5dB,噪声系数≤4.5dB,输出P-1≥11dBm,耦合端增益0.5~1dB(26.5GHz±50MHz;24GHz±50MHz),驻波≤1.7,满足技术要求。该组件用于毫米波增益补偿和监测,实现了100%国产化设计。  相似文献   
10.
分析总结了定量反馈理论(QFT)的基本原理、设计步骤和特点,运用该理论对飞行控制系统(FCS)进行了设计研究.针对侧向通道的多输入多输出耦合系统,研究了QFT理论在多变量解耦控制问题中的应用.研究发现,QFT能够很好地解决飞行控制系统由于模型参数具有不确定性而造成的控制系统鲁棒性设计问题.仿真表明该理论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能和解耦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