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9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伟 《防化学报》1997,8(2):57-61
高寒山地地形复杂,防化混合排对高寒山地进攻战斗中的攻击群实施防化保障具有山地战斗独有的特点,所以,保障的部署,方法,都应依据山地的特点,灵活进行。  相似文献   
2.
美国国会就是否裁减各军种相互重复的纵深攻击和近距离空中支援武器系统,专门成立了“作用和任务委员会”。本文详述该委员会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并预测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较具体地叙述了美陆军新版作战条令FM100-5《作战纲要》中的一个新的重要原则:对敌实施全纵深同时攻击。文章并以在巴拿马和伊拉克的两次局部战争作实例说明。  相似文献   
4.
赵剑锋  郝彦斌  李会格 《国防》2006,(10):71-72
深水炸弹(简称深弹)是一种能在水下一定的深度或与目标相遇而爆炸的水中炸弹,主要用于攻击潜艇,也可以用来开辟雷区通道或者攻击其他目标,是有效的近距离反潜武器。深水炸弹由水面舰艇或飞机投放,也可以由反潜导弹携带。反潜鱼雷、反潜导弹的问世,曾一度对深水炸弹的发展造成冲击。近年来,由于浅水反潜作战的需要,深水炸弹重新得到重视并取得了深入发展。深弹的分类和组成通常深弹按携带方式分为航空深弹和舰用深弹两类。航空深弹由直升机或反潜飞机投放。舰用深弹按投射方式分为投放式深弹和发射式深弹。发射式深弹,按发射原理分为发射药发…  相似文献   
5.
针对战场目标伪装效果评估视角单一、主观性过强等问题,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航迹发现概率对战场目标三维伪装效果进行多视角评估研究。在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对战场目标进行三维建模的基础上,模拟无人机航线侦察获得多视角侦察影像;综合提取影像中目标与背景的亮度、颜色、纹理等8个评估指标并计算相似度,采用AHP建立单视角特征相似度评估模型;基于航迹的目标发现概率模型,计算多视角目标相似度权重,构建了战场目标伪装效果多视角评估模型。通过案例分析,多视角评估方法能够实现战场目标伪装效果多角度、连续性客观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6.
针对反舰导弹"双一"攻击作战中航路攻击角的制订缺乏定量依据、飞行航路中转弯角影响考虑不足等问题,研究最大攻击角计算方法。从反舰导弹飞行航路的航路点数量、转弯角、航路点间距、航程等方面对约束条件进行建模;提出了以攻击角最大、航程最短为目标函数的双目标规划方法;分析了航路点间距、航路点转弯角之间的关系。最后仿真计算了航路点数量确定与变化两种情况下的最大攻击角。结果表明:随着航路点数量的增加,反舰导弹最大攻击角迅速增大,但对反舰导弹的航程提出了更高要求;若过度追求大攻击角,将难以发挥反舰导弹的射程优势。  相似文献   
7.
雷达组网系统将多部雷达组成互联互通的网络,作为典型的赛博物理系统,同样面临着赛博攻击的威胁。为了研究赛博攻击对其性能产生的影响,构建针对雷达组网系统交互式多模型(IMM)数据融合的虚假数据注入攻击(FDIA)模型。建立机动目标动态模型,以及单站雷达和雷达组网系统基于交互式多模型融合算法的分布式数据处理模型。分析虚假数据注入攻击的原理,并建立对应的数学模型。根据机动目标动态模型,进行实验仿真,结果显示虚假数据注入攻击对单站雷达目标状态估计的影响,明显大于对组网雷达目标状态融合估计的影响,验证了雷达组网系统数据融合对于虚假数据注入攻击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8.
9.
为评估"软目标"恐怖袭击风险,提高"软目标"防恐安全性,以供反恐部门决策参考,设计了一种基于攻防树的"软目标"恐怖袭击风险评估模型。针对不同的袭击方式和防御策略,构建了各类攻击结点和防御结点,对两类结点的动态交互影响因素进行了参数设定,生成了攻击防御树,引入了攻击回报(ROA)、防御回报(ROD)的概念,通过计算各场景下遇袭概率、攻防成本、攻防回报值,对有安检区域和无安检区域的人群遇袭风险进行了仿真、评估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要降低"软目标"恐怖袭击风险,需要提高防御措施效率。在无安检区域实施有效的人防、物防、技防策略,可显著降低遇袭风险。  相似文献   
10.
心理战效果评估是对心理战对敌毁伤效能的评估,是战争各方都很关注的重点领域,也一直是困扰心理战研究者的难题,有效评估心理战的效果对心理战过程形成完整闭锁回路、确定心理战实施重点方向和促进心理战战略战术手段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对心理战效果评估的研究已取得了一系列学术成果,为效果评估的实施和实际操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但现有研究多为指标体系建立等理论的提出和界定,缺少实际操作性的思路,本文主要从大数据的视角来探究心理战效果评估,并尝试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角度阐述大数据和心理战效果评估的融合。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