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本文开展了使用非合作电视发射机作为双基地雷达系统照射器的研究,提出利用电视广播视频或声音载波探测和跟踪目标的信号处理方案。此方案不需要与发射机同步,使用多普勒频移和方位测量来估计目标航迹,信号处理包括两个通道的快速傅里叶变换,用以确定接收信号中的多普勒和相位特征,然后经过时域和频域恒虚警处理获得目标回波。对回波中存在的由于天线单元间互耦合产生的相位误差进行校正,并且求得相应的方位。基于卡尔曼滤波的跟踪技术用于多普勒/方位点迹和不同目标航迹之间的互联。每个目标在直角坐标下的位置和方位估计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滤波初始化过程采用遗传算法和Levenberg-Marquardt优化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能够探测并跟踪很大范围内的目标,最远距离可以达到260公里。  相似文献   
322.
利用辅助信息实现空中方位失准角的实时修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地空导弹速率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利用地面雷达信息实现空中实时方位对准的技术途径。通过数字仿真方法,给出基于给定雷达测量精度条件下当导弹、目标、雷达三者处于不同空间位置时对初始方位失准角的修正能力分析;同时讨论空中实时方位对准过程对雷达信息量的需求和修正开始时间点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323.
捷联惯导系统初始对准中的自调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空导弹实际应用为背景,研究了静基座条件下速率捷联式惯性导航与制导系统初始对准过程中数学平台的实现方法。对加速度计的测量值进行了归一化处理。针对目前工程实践中有用两个加速度计输出进行调平计算的实际情况,强调必须用三个加速度计输出进行调平计算的技术观点。只有用三个加速度计的输出值进行调平计算,才能解决θ,γ角的象限计算问题,实现θ,γ的全姿态调平。  相似文献   
324.
介绍一种有限元网格自动生成算法,算法对点的位置没有任何限制,增加新点时,可在原有网格基础上生成新的符合Delaunay性质的三角形有限元网格.  相似文献   
325.
风云一号极地轨道气象卫星发射窗口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风云一号极地轨道气象卫星的空间环境入手,计算并分析第二颗风云一号极地轨道气象卫星的发射窗口,得出了许多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326.
本文采用粘塑性应变法,对边坡稳定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分析。分析讨论了土的内摩擦角及粘结力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得出了变化规律,通过计划可知,安全系数随机摩擦角和粘结力的增大而增大,且几乎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27.
在战术导弹角偏差处理中实现动态滤波是必要的和有益的。讨论了影响导弹支路滤波器带宽的主要因素并依此对动态滤波进行了有效设计。  相似文献   
328.
在横流理论和wardlaw集中涡法的基础上,通过采用一组合适的自由参数,用半经验半理论的方法计算了无安定器航弹在大攻角情况下的气动特性。计算过程中考虑了不同转速对力与力矩的影响,并对结果作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329.
分析和估算了某型雷达角跟踪精度,提出了改进设想。  相似文献   
330.
为了研究空间拦截末制导段的能量需求,对导航与测轨误差模式和空间拦截交会条件进行了分析,并建立末制导段仿真模型。使用Monte-Carlo法仿真,获得不同交会角下和不同拦截概率下拦截器所需的能量,并讨论了交会角和相对速度对拦截器能量需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