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7篇
  免费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外商投资特许权项目(BOT)是近年来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国际新型投资、融资方式。而BOT投资方式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够获得政府保证。这是因为,尽管外国投资者以BOT方式投资于东道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既开拓了市场又可以赚取利润,但它与一般投资方式相比存在更大的商业风险和政治风险。正是由于BOT投资方式存在着巨大的风险,才使得政府保证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2.
“朝霞映在阳澄湖上,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京剧《沙家浜》里这段脍炙人口的唱词,唱出了当年阳澄湖人民纯朴的拥军深情。如今的阳澄湖畔,一座现代化新城已拔地而起。在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区委、区政府领导下,这里的人民发展经济不忘国防建设,续写了一段段新时代拥军佳话。  相似文献   
143.
一句话新闻     
《中国民兵》2007,(8):32-33
湖南省桂阳县欧阳海乡党委、政府计划用5年时间免费对青年民兵进行全面培训,使他们成为农村中有文化、讲科学、懂技术、会经营、遵纪守法的致富带头人。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了6次集中培训,引起强烈反响,其他乡(镇)领导纷纷前来取经。  相似文献   
144.
作为动员准备与实施的神经中枢,国防动员体制是迅速将战争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的关键.我国的动员体制是借鉴苏联国防动员体制,继承我党革命战争动员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国际战略环境和周边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政府机构和军队编制体制的多次改革,国防动员体制也历经多次调整,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体制模式.  相似文献   
145.
2006年10月25日,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在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时表示,中国将逐渐具备建造航空母舰的能力,有关部门将综合各方面因素,认真研究和考虑有关问题。2007年1月8日,国防科工委新闻发言人黄强说:“中国具备制造航空母舰的能力,但具体什么时候制造目前还没有定。”并表示我国今后将适时亮相一些有威慑力的新型尖端武器,“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和平。”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政府官员两次提到航空母舰的话题,无疑引起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其实,五十多年来关于中国航空母舰的话题一直在延续……  相似文献   
146.
刘海峰  史小平 《国防》2007,(10):19-20
目前,国家虽然对军队和地方组织国防动员建设的基本职能进行了明确分工,提出了"军队提需求、国动委搞协调、政府抓落实"的总要求,但在国防动员建设实践中,仍然沿袭长期以来形成的以军队为主、地方为辅、上军下民的做法,这已成为现阶段制约国防动员建设深入发展的瓶颈问题,需要着眼有效履行新的使命任务,抓紧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的国防动员建设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47.
陈红兵  陈跃峰  王侃 《国防》2007,(10):72-72
2007年6月15日,台湾"立法机构"通过了"政府预算",其中包括较大增幅的军费开支用于被长期推迟的采购项目.  相似文献   
148.
《国防科技工业》2007,(5):F0002-F0002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火炮研究所始建于1957年,首任所长是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的吴运铎同志。现有职工13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900余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近50人,高级工程师近300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30余人。  相似文献   
149.
马正其 《国防》2007,(8):26-28
今年8月26日.是重庆警备区成立10周年纪念日。10年来,重庆警备区高度重视军事理论的先导作用.紧密结合警备区建设实际.大力开展军事理论创新活动,有力促进了警备区的全面建设。以下发表的4篇文章,是他们在国防动员理论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50.
国防教育——固国兴邦的战略之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义昌 《国防》2002,(6):8-10
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固国兴邦的战略之举.从2001年4月28日《国防教育法》的颁布施行,到今年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可以看到国家重视国防教育的程度以及国防教育的重要地位.当前,要深入扎实地做好国防教育工作,必须全面、系统、准确把握国防教育的理论内涵,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认清国防教育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不断增强搞好国防教育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按照江主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创国防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