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正>中航工业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大型航空发动机制造基地。西航技术中心2006年成为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2008年成为国防科技工业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  相似文献   
102.
世界新军事变革如火如荼,各国高新武器发展风起云涌。短短数月间,激光武器完成反导试验。X-37B首飞成功、“白杨-M”亮相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庆典……所有这些,不过是军事强国瞄准军事技术制高点,致力军备建设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03.
声音     
《环球军事》2010,(13):5-5
“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我们奉行的是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国防力量的保持和发展仅仅是为了捍卫中国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中国的安全。中方希望美方能够客观、理性、公正地看待中国的国防政策和中国军队的发展,要多做有利于增进两军互信、有利于增进两国之间交流与合作的事,多做有利于本地区和平、稳定与安全的事。”  相似文献   
104.
知远 《现代军事》2010,(3):80-84
美国《战略论坛》杂志2009年7月刊登了一篇菲利普&#183;桑德斯的文章,介绍了美国强调同中国扩大合作的政策方向,同时也重点分析了合作中存在的战略竞争领域。如核武器现代化、太空与反太空能力、网络战、常规部队现代化。深度分析了竞争存在的原因并提出建议如何应对这些竞争.避免进一步的冲突升级,保持合作和竞争之间的平衡。本刊编译此文。但并不代表本刊同意其观点。  相似文献   
105.
武器装备作战需求概念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念模型是确保武器装备作战需求论证工作成功的关键因素,它指导和推动着武器装备作战需求论证工作的进行。文章在阐述了概念模型定义的前提下,确立了概念模型建立的原则和过程;在此基础上对武器装备作战需求概念模型的建立过程和步骤进行分析和描述,为武器装备作战需求论证工作迈入正规化和规范化提供一种可操作性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06.
针对基于威胁和基于能力的作战能力需求研究存在的不足,在描述作战能力需求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效果驱动和探索性分析的作战能力需求生成方法:通过作战目标及效果、作战行动及效果双重驱动,依次探索生成逻辑作战任务、作战能力、物理作战任务、任务条件和任务标准,将多元不确定威胁转化生成作战能力需求。此方法能有效综合作战指挥人员和军事需求人员的观点,其分析结果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健壮性。  相似文献   
107.
在研究装备需求论证和装备全寿命周期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螺旋型"的装备全寿命周期模型,依据该模型将装备全寿命周期划分为需求论证、方案设计、演示验证、工程研制、生产部署、使用保障和退役报废7个阶段。分析了基于装备全寿命周期的装备需求论证的基本概念,将装备需求论证的工作过程划分为需求生成与确认、需求修正与实现、需求验证与反馈3个阶段,并阐述了3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108.
推动军事运筹分析方法的实践应用,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从军事运筹分析领域来看,在工作指导上需要紧紧抓住现阶段的突出问题,高度重视想定研究的地位作用,积极争取职能部门的配合支持,主动服务基本用户的现实需求,尽量参与军事需求的细化工作,着力构建常态化机制化的应用平台。  相似文献   
109.
海战场态势感知能力的度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域的态势感知能力评估,通常是以融合中心生成的综合态势图为基础,来构建指标进行度量分析.这种度量往往忽略了态势使用用户对感知内容和感知要求的不同需求.在海战场环境下,尝试以各用户获得的感知态势图为基础,结合用户对感知的实际需求,研究了感知能力的三个重要指标:完备性、准确性、时效性,并以系统下所有用户的态势感知来反映最终态势感知能力.对实际作战中军队态势感知能力、信息优势的评估与度量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0.
近日,解放军总参谋部、国家教育部联合召开“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会议”,正式部署了今年大学生入伍预征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