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2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5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和精确制导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90年代初美军提出了“非接触作战”的作战样式,并在海湾战争、科索沃和阿富汗战争中进行了全面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作战效果。“非接触作战”理论在美陆军新版的《作战纲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其理论核心是“脱离接触,间接打击”。非接触作战具有传统作战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未来作战中仍将成为美军作战的首选样式。非接触作战是武器的打击距离增大、精度不断提高、作战平台远程机动能力增强及CI系统广泛运用的必然结果,反映了美军对高技术武器装备依赖。  相似文献   
652.
军费增长具有乘数效应,有利于改变国家经济发展内需不足的现状;军费增长具有财富效应,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军费增长具有微弱的“挤出效应”;军费增长具有技术带动效应;军费增长还具有增长综合国力的效应。  相似文献   
653.
为使大口径舰炮制导炮弹在打击近岸机动目标的末制导段满足落角约束,现考虑自动驾驶仪动态特性,基于自适应RBF逼近网络与动态面滑模提出一种空间末制导律。构建空间弹目相对运动模型,通过带改进微分跟踪器的扩张状态观测器估计目标加速度。为零化视线角跟踪误差与视线角速率,采用自适应指数趋近律设计非奇异终端滑模动态面,并运用自适应RBF逼近网络削弱控制指令抖振。通过Lyapunov第二法证明了全系统中视线角跟踪误差与视线角速率均最终一致有界。仿真实验表明:该末制导律使制导炮弹在空间中打击具有不同机动形式的近岸目标时,均具备良好的末制导性能。  相似文献   
654.
为了研究基于"预置质量块"式弹道修正力系下的某低旋尾翼修正弹的飞行稳定性,对弹丸进行修正力系作用下的受力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建立其6D弹道模型以及复攻角运动方程,对推力作用下的弹箭追随稳定性以及动态稳定性进行了理论及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δ_(2P)δ_(pm)条件下,弹箭追随稳定性满足要求;考虑缓变系数影响,二圆运动阻尼系数均小于0条件下,弹箭动态稳定性得到保证。证明基于"预制质量块"的弹道修正弹满足飞行稳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655.
针对高速旋转炮弹滚转角的测量问题,在分析天线载波相位差与滚转角、滚转角速率关系的基础上,将GPS相位差作为量测输入,利用卡尔曼滤波器估计载体的滚转角和滚转角速率。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很好地估计出载体的滚转角,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56.
针对步进加速退化试验中的非线性退化数据,考虑到产品之间的随机效应,给出了非线性Wiener过程的表达式,推导出了考虑随机效应的产品失效概率密度函数表达式;建立了步进加速退化模型,给出了各加速应力下性能退化量的关系模型;采用两步极大似然估计法,求解出退化模型中未知参数;结合某激光器的实例分析表明所建模型的拟合性较好,参数估计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657.
为提高防暴动能弹的设计安全性和使用安全性,需要确定影响其钝击效应的关键因素,并区分因素属性,采用基于OWA算子集成DEMATEL-ISM的方法(ODI方法),构建因素间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确定冲击加速度、冲击位移是影响防暴动能弹钝击效应的关键因素,比动能、动能为底层原因因素。研究结论对防暴动能弹钝击效应致伤标准制定和损伤等级评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58.
为了解决方位空变的偏航角导致多子阵合成孔径声纳出现时延误差和波束照射方向改变,从而影响成像效果的问题,在窄波束条件下提出了一种针对方位空变的偏航角补偿算法。与传统算法相比,所提算法考虑了时延误差距离依赖的特点和波束照射方向改变的问题。在算法实现中,首先建立了方位空变的偏航角运动误差模型,并根据模型给出了时延误差的补偿方法;然后,用小斜视角多子阵合成孔径声纳成像算法解决波束照射方向改变的问题,并给出了偏航角波动范围的限制条件;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证明了本文算法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59.
单波束内目标往往相距较近,采用传统角度分辨技术难以将其分辨,从而给目标跟踪和识别带来较大困难。于是提出基于LM算法的极大似然角度估计方法,实现波束内双目标的分辨。该方法在阵列雷达的基础上建立双目标回波模型,推导极大似然角度估计算法。考虑到求解算法直接影响极大似然角度估计的收敛速度和估计精度,利用LM算法实现了极大似然估计的求解,从而得到目标角度的精确估计。该方法避免了多次脉冲相干积累,具有计算量小的特点。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60.
基于角反射器的诱扫主动攻击水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对抗主动攻击水雷方法的不足,根据主动攻击水雷工作特点,提出了利用串联角反射器模拟潜艇声反射,结合声扫雷具模拟潜艇声辐射,联合诱骗主动攻击水雷的方法。建立了模拟潜艇声反射强度计算模型,给出了从声反射强度及尺度特征方面模拟潜艇特征的方法,并进行了初步验证。为便于使用及提高对抗效率,对角反射器的类型、边长及构造进行了深度优化,显著提高了对抗主动攻击水雷时的效率,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