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篇
  免费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化学是人们不断在实践中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提出问题是创造的重大前提,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好途径,也是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不但可以使学生养成好问、多问、深问的习惯,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思  相似文献   
62.
教学是师生之间共同进行的双边活功。心理学家罗查斯认为:“学习本身包括认知和情感两方面”。教学过程既是师生信息传递、交流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情感交流往往影响着信息的传递和交流。课堂教学如果忽视了情感交流,就无法形成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而导致教学  相似文献   
63.
薄弱学校的改造、提升是时代的发展要求。在薄弱学校的建设中,处理好学校发展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强化教师队伍建设,谋求教师、学生、学校的共同发展,薄弱学校的发展最终是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64.
新课堂中,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力的活动,以此来激励鼓舞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激活者。一、在导入新知识过程中的激活者。学生在学习进入新知识前,教师首先要经过设计,他鼓励学生自由讨论,大胆思考,从而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背景知识,启发学生对有关话题进行思考、归纳和总结,为学生了解和掌握后续内容,并对该话题的进一步认识作好铺垫,让学生在正式接触单元内容之前,激活其背景知识,使学生在所有知识的基础上,构建自己对该主…  相似文献   
65.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近30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数学教育都把目光投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谓数学创新能力是指数学的观察、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灵活运用各种数学方法的能力,是各种数学能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并且采取了许多重大行动.例如1971年日本提出了数学"开放题"的概念;1980年美国全国数学理事会就提出了"问题解决是数学教育的核心"的口号等,开放性问题无疑给一线的教师们提供了一类好的素材,在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6.
<正>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运用,深钻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也是教师富有创新精神的表现。思想政治课的基本任务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武装学生,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逻辑教学法充分体现了这点,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的欲望和创新的思维。  相似文献   
67.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由于其思想性、时代性强,而且又是理论性的科目,普遍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质量不高等现象.要改变这一种状况,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就要牢固掌握知识,而且要使知识、能力、觉悟的全面提高,教师必须端正教学思想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  相似文献   
68.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直很重视应试教育,忽视素质教育,过分夸大主导作用,而忽视了主体作用.该让学生操作的被教师代替了,该让学生思考的被教师讲解了,严重束缚能力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69.
共产党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真理性;马克思主义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走向;马克思主义成就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共产党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70.
马乾 《政工学刊》2013,(9):59-59
近期,在一些基层干部中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那就是在党的创新理论哺育多年、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情况下,竞有个别人对“命理学”、“风水术”将信将疑,把个人成长进步中遇到的所谓波折归咎于“运气不好”、“命该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