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46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00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203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402篇
  2014年   1402篇
  2013年   1613篇
  2012年   1274篇
  2011年   1202篇
  2010年   1273篇
  2009年   1127篇
  2008年   1353篇
  2007年   1242篇
  2006年   1178篇
  2005年   1424篇
  2004年   1035篇
  2003年   956篇
  2002年   854篇
  2001年   1004篇
  2000年   326篇
  1999年   140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WJ 2263-94针对兵器行业各类劳动定额标准的编写作出综合的通用性的规定,该标准在编写中,不仅注意反映劳动定额工作的特点,而且考虑了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52.
53.
54.
爱国主义是 传统,是各族人民 是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建设的基础 性工程。经党中央 批准、中共中央宣 传部拟定的《爱国 主义教育实施纲 要》,对爱国主义 教育的基本原则 主要内容、重点及 实施办法都做了 习和贯彻落实《纲 主义教育卓有成 效开展的保证。对 此,各级领导必须 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55.
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明确要把国防建设的立足点放在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这不仅是对常备军建设的要求,也是对后备力量建设的要求。国防后备力量战线要高标准、高质量地贯彻落实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首先必须加强武装干部队伍质量建设。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武装干部是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的一线指挥员,是开展基层民兵、预备役工作的组织者和骨干力量。保证军令畅通,把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后备力量建设的大政方针落实到基层,促使后备力量建设上新台阶,关键在于有一支素质优良的武装干部队伍。只有把这支队伍建设成政治稳定,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为政清廉,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才有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56.
随着人们对扩展通信能力和相互通信能力需求的不断提高,多媒体通信技术应运而生,并日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它不仅给用户个人通信带来极大的方便,而且在军事通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其发展前景之广阔,是当前其它通信方式所不能比拟的。  相似文献   
57.
积极做好新形势下的双拥工作,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从金昌市开展创建双拥模范城和参与创建河西千里双拥走廊的实践看,只有通过双拥工作不断发展军地之间的血肉联系和军民之间的鱼水情谊,把各方面的力量都组织起来,才能为振兴地方经济和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可靠的保证。 良好的军政军民关系是我军生命力、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和基础,是坚持人民军队性质的体现。军分区处在军队和地方之间,既在上级军事机关的领导下开  相似文献   
58.
翻开中国的近代史,仿佛可以听到中华儿女为反抗压迫不屈不挠的呐喊,也仿佛可以听到炎黄子孙不懈追求的号角。这毕竟是中华民族崛起的一条连线,毕竟是中华民族走向光辉未来的一个支点。沿着这一条连线,寻着这个支点,让我们去回忆它的沉重,感受它的力量吧。  相似文献   
59.
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部队各项工作的首位,以强大的政治优势推动部队各项工作的开展,历来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我军的这一光荣传统,应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注意廓清模糊思想。近年来,一些人由于受社会上某些错误思潮的影响,对部队思想政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有所不足,个别人还有许多糊涂观念。  相似文献   
60.
《国防》1995,(5)
预备役部队是列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的寓兵于民的军事组织,是国防后备力量的骨干。在现代条件下,高技术局部战争对预备役部队的动员速度要求更高,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又使成建制快速动员的难度更大,因此,如何适应“两个转变”的要求,努力提高快速动员能力,成为当前预备役部队建设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