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51.
252.
轻型合成营执行高原山地进攻作战任务来自于敌火力打击的威胁是巨大的。从轻型合成营高原山地进攻作战全过程出发,深入分析轻型合成营高原山地进攻作战各阶段状态,建立基于UNL的轻型合成营高原山地进攻作战生存能力概念模型,包括生存能力用例图和活动图,构建轻型合成营高原山地进攻作战生存能力基本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通过对某典型轻型合成营高原山地进攻作战生存能力的评估,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53.
针对新的军事变革对军校《高等数学》教学所提出的新要求,分析了当前军队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面临的现状及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四种解决方法,并提出了教员在教学活动中实施创新、提高学员积极性应注意的四个方面。为了提高《高等数学》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员在教学中从多方面入手,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为学员创设一种轻松、愉快,富有好奇心、求知欲,充满自信的课堂环境。  相似文献   
254.
气体的内能是指气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是个状态量,由气体物质的量、温度、体积等因素决定.改变气体内能的物理过程有热传递和做功两种,它们在改变气体内能的效果上是等效的,但本质是不同的.导致判断密闭气体内能变化的方法灵活多变,成为学生解题的难点.同时此知识点是高中物理热学部分的重点.  相似文献   
255.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活动中,心理素质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成果的好坏.本文就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作一些初步体验  相似文献   
256.
做为教师,我们深知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以系统掌握间接经验为主的特殊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所要认识的数学知识虽然是人类己知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新的、未知的,他们学习时仍然要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的认识过程。所以,数学教学过程最根本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精心设计和组织实施教学活动,重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精神和创新能力,是衡量教师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反映素质教育主体性原则的具体表现之一。我在教学中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257.
数学概念是“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基础知识的起点,是逻辑推理的依据,是正确合理、迅速运算的基本保证,而中学数学概念众多纷繁,有的简单,有的复杂,有些直观易懂,有的难以接受,有些容易混淆,有些不同的概念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如何采用适当的方法讲授这些概念,使学生正确理解,牢固掌握,我在教学实践中通常采用以下方法:一、复杂的概念,突出关键词数学概念是借助语言文学或符号来表达的,表达复杂概念的语句中必有关键词,讲解中突出这一与理解。例如:奇函数的概念,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里的任一x都有f(-x)=-f(x)…  相似文献   
258.
有效的知识建构教学,需要科学课堂体系,综合实践是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领域。本文介绍了一个四年级的教学案例:通过知识建构理论将知识和实践相连接,引导学生进入综合实践的真实场景——幸福田园种植项目,让学生在研究种植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发表多元化观点,持续改进观点,进而形成社区知识,达成数学的教学目标。融入数学知识学习的跨学科课程的建构与生成,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感悟数学知识的意义,在做中学的过程里逐步形成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59.
数学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从对"教师教"的评价,转向对"学生学"的评价。教师教学评价不能仅依据对知识的掌握,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思维过程,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创设适切的评价机遇、及时有效地做出评价,强调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关注终结性评价特别是过程性评价,是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