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41.
《现代军事》2008,(1):71-71
随着车辆技术水平的提高,车辆功能越来越强大,车辆产生热和需要控制热的部位越来越多。热控制方式已经由过去单一使用冷却技术逐步发展为使用一体化热管理技术,即将整机看作一个整体能量系统,对热能产生进行控制,综合利用热能和进行整体优化,这种热能综合控制系统也被称之为热系统。与传统的冷却系统相比,  相似文献   
142.
信息化战场中基于智能体聚类的信息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信息战条件下信息的处理问题,通过分析信息化战场条件下战场环境和人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体聚类的信息处理方法,通过该方法来实现战场信息的通信、传输、交换从而协助指挥员决策。该方法的特点是可以根据战场的环境进行聚类,降低了信息的复杂度从而保证及时有效地传递消息。该方法通过智能体平台实现,具有一定智能性并减少了指挥员的决策难度,对指挥自动化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实例。  相似文献   
143.
走向练兵场     
当前,民兵预备役部队的组训工作已经展开.民兵预备役部队是部队战斗力整体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新形势下.民兵预备役部队肩负的责任更重要.任务更艰巨,当前,要以战斗力建设为核心,深化改革创新,努力实现“组织落实、政治合格,训练有素,管理正规、装备配套、战备落实.动员快速”的建设目标,确保民兵预备役部队战斗力的整体跃升。  相似文献   
144.
145.
在分析、研究硝胺和AP CMDB推进剂燃烧模型的基础上,结合NEPE类推进剂的配方和燃烧性能特点,建立了NEPE类推进剂燃烧的物理模型,并进行了燃速和压强指数的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几乎100%的计算结果都在实验值的±10%范围内。这说明所建立的模型基本合理,编制的NEPE类推进剂燃速计算程序基本可行。  相似文献   
146.
探讨了择集滤波的原理及聚类择集滤波的实现方法 ,并在漏磁检测中的裂纹三维图像重建中进行了应用 ,达到了保护图像信号结构成分及一些细节的目的 ,提高了图像清晰度。  相似文献   
147.
云南曲靖军分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新时期内地军分区人武部建设的特点规律,依据《军队基层建设纲要》,把军分区作为一线指挥部来建,把人武部作为基层来建,按照抓软促硬、整体推进和硬件设施分类建设,软件建设规范统一的思路,破  相似文献   
148.
在分析D-S证据组合公式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聚类分析思想,提出了对证据进行聚类加权的证据组合方法.该方法将较为相似的证据归为一类,根据聚类结果对证据有区别地进行组合,不同类之间的证据根据聚类距离进行加权后组合,同一类证据按一种加权证据组合公式组合.应用到目标识别系统后使其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最后通过计算实例表明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9.
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图像分割是图像处理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提出了一种基于柔性形态学的红外图像分割算法,首先对目标红外图像进行柔性形态运算,然后在此基础之上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将图像转化为二值图像,从而得到比较精确的分割图像.最后,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表明:该方法性能优于传统检测算子,并且具有抑制噪声的功能.此研究对于实现红外图像的稳定跟踪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0.
杨朔散文似诗如画,人们注意到了它的诗情,而忽略了它的画意。本文另辟蹊径,以中国传统画论探索研究杨朔散文的绘画美。指出正是杨朔采用了中国画的散点透视、运笔多变的线条造形和随类赋彩的设色原则等技法,因而创造了虚实相间、动静相依、形神毕肖,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形成了斡旋回环、运笔多变、藏露得宜、情蕴势蓄、耐人寻味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