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0篇
  免费   1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298篇
  2012年   339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多年来平阳重工在完成国家任务的同时,充分发挥技术设备优势,闯市场、争份额,以优异的产品质量和完善的服务跻身于煤炭设备液压支架生产的前列。特别是2006年以来与黄陵、淮南两大煤业集团分别签订的具有国际先进生产力水平的高端支架的合同,为平阳重工赢得了更广阔的市场和美誉。这期间,平阳重工的廉洁文化建设发挥着不可缺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2.
造势,是中国特色军事理论,具有浓郁的东方色彩.《孙子》首先提出造"势"的概念,此后,在中国军事文化典籍中频繁出现,其意与义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相径庭.在进入21世纪之际,我军面临信息化战争的严峻挑战和发展机遇.因此,如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中国几千年历史留下的丰富军事文化遗产,开拓中国军事科学理论的创新问题,是中国军事科学领域的一项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03.
学员管理要坚持育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队院校要为部队培养出合格的军事指挥人才,要把学员培养成集厚实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高超的指挥艺术于一身的新型军事人才。管理工作要发挥服务保障作用,不能把管理的标准定在“管住人,不出事”上,而是要树立“育人为本”的观念,从总体上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从根本上打牢学员的各项基础。把学员意志品质的培养,新理论、新战法、新知识的学习与指挥决策和战略恩维能力的培养,融入到管理教育工作中。  相似文献   
104.
文化建设是部队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警卫文化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约束功能、教育功能和塑造功能等多项功能,因此,它也是警卫部队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警卫文化建设是推动警卫部队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5.
毛泽东军事思想植根于中国古代兵学文化的土壤,它的战争观、军事伦理价值观、战争谋略法等思想,与中国古代社会"仁战"、"义战"、"以民为本"、"以奇制胜"、"以礼治军"等战略方法、战略思想一脉相承,同时也是对古代兵学文化的创造性发展,是中国革命战争实践、马列主义军事思想和古代兵学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6.
基层警营文化建设是公安边消警部队文化工作的基础和基层建设的重要保证,直接关系部队的稳定、官兵关系和谐以及官兵的健康成长。通过实地调研基层警营文化建设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分析其成因,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7.
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柱,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创新发展本企业的企业文化,是凝聚职工队伍战斗力,实现企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8.
图书室是搜集、整理、保管、传播和利用图书情报资料,为中小学生服务和教职工服务的教育、文化机构.它与中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为了造就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千百万合格的建设者,为了培育出灿烂的社会主义群星,笔者认为,培养中小学生学会利用图书室,是实现这一要求的最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09.
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是以加拿大为典型的西方多民族国家在解决"国家一体"和"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冲突与和谐问题时所推行的一项主要政策。我国各民族在文化上的"多元一体格局"与西方的多元文化主义有异有同。本文以两者的异同为出发点,研究如何借鉴西方多元文化主义理论,以促进我国的民族教育理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0.
导入新课,这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抓好这一环节,使新课从一开始就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为新课的开展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苏联教育家苏堆姆林斯基这样说过:“若教师不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只能产生冷漠的态度,给脑力带来疲劳。”导入不是伎俩,不是喙头,不是哗众取宠,而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具有无可替代的功能。如果忽视这一环节,课堂教学将会显得呆板、枯燥,黯然无色。新课的导入应根据教学目标和课堂类型,因文而异,做到过渡自然,引人入胜。在教学实践中,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