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7 毫秒
41.
阐述了培养学员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性;结合物理学的研究特点和发展规律,探讨了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42.
刘国书  杨浩 《国防》2000,(4):30-30
河南省新乡市郊区人武部在组织和发动民兵积极参加经济建设的同时,重视加强民兵的思想文化建设。他们的主要做法是:以青年民兵为骨干,成立了科技攻关组、文体活动组、宣传教育组,并制订了活动计划及活动场地、设施器材使用管理规定;全区民兵连与党支部密切配合,利用节假日举办各种培训班;鼓励民兵带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参加各种形式的函授、刊授和成人自学教  相似文献   
43.
何北  王统志  谢乐婢 《国防》2001,(10):44-44
现代战争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新的战争形态对兵员素质特别是科技文化素质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国务院、中央军委每年发布征兵命令时都强调:要尽可能征集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然而,近年来征兵工作的实践却表明: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各类学校年年扩大招生规模,高考落榜生数量明显减少。如泉州市今年共有2.7万考生,上了各类学校录取分数线的考生共有22873人,占总数的84.7%。  相似文献   
44.
好高骛远陷误区误区之一 :追求速成却“无成”。在函授学习中 ,一些官兵单纯追求“实用”方面 ,大致分为烹饪、种养殖、钟表维修等技术 ,一心想等解甲回乡后就能及时“用”得着。 80 %以上的战士认为“技多不压身” ,先后参加过两种以上的“函授” ,有的甚至同时报名参加 4个学校的“函授”。这里 ,固然反映出当代战士对前途有着较强的忧患意识和上进心 ,但从中也反映出有相当一部分人好高骛远。在“函授”中赶“时髦” ,在“热浪”中“浪打浪” ,看似追求民用实用技术 ,而实质上却换来“半途而废”、“一知半解” ,仅“开花”不“结果”。…  相似文献   
45.
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大力改进和加强民兵政治教育,保证党对广大民兵的绝对领导,是当前民兵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所在。  相似文献   
46.
唐波文 《国防》2003,(3):59-60
抓好征兵工作,加强国防建设,是关系国泰民安,维护国家安全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大事,也是地方党委、政府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贫困地区征兵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从巩固和加强国防建设的高度,把它摆到国家、地方政府议事日程上来,采取强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47.
龚辰  苏锐 《国防》2003,(4):45-45
士兵是军队的基础。在知识经济时代,士兵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既是军队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又直接关系着军队现代化建设和未来战争的成败。对此,我们既要在思想上有深刻而清醒的认识,更要在行动上把提高兵员科技文化素质,作为关系军队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事来抓。 兵员知识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科技进步和战争形态演变的产物。在冷兵器时代,由于战争是面对面的厮杀,战胜敌  相似文献   
48.
为配合部队深入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掀起学习实践“三个代表”的新高潮,前不久,我们对所属部队旅、团、营三级党委学习实践“三个代表”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总的感到,通过前一阶段广泛深入的学习教育,大家对“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对如何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落实到基层建设的实处也有了初步的想法和打算。  相似文献   
49.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多的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而要增强实力,离不开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创新要靠人才,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自己的职责。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  相似文献   
50.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上和谐发展,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这种教育以受教育者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个性为出发点和归宿。但长期以来,很多人对身体健康比较重视,而对心理健康却较少注意。实际上只有体(身体)魂(心理)健康的人,才算是真正健康的人。世界卫生组织对人的健康所下的定义是:“不仅没躯体的残缺与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可见人的健康不仅指生理上,而且还应包括心理上的健康。这观点正被越来越多人所认识、所接受。但在中小学中,却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