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党旗颂     
江峰 《政工学刊》2011,(7):74-74
一个简单醒目的图案 让人们看到曙光和希望 镰刀是挽起的手臂 铁锤是紧握的拳头 面对鲜红的党旗 我们凝聚真理之光  相似文献   
52.
威武的战舰,合着太平洋上汹涌波涛的节拍,以优美的舞姿前行;机器轰鸣,风声萧萧,奏着动人的旋律;云朵如同婀娜多姿的舞伴,轻盈的飘逸而来,将海天浑为一体,宇宙间人文与自然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  相似文献   
53.
我的父亲     
我父亲于1893年农历二月十一日出生,家中赤贫如洗,爷爷年轻时就被饿死,奶奶改嫁他乡。父亲刚刚9岁就给地主放牛放羊,数九隆冬连双鞋都穿不上,小脚冻得像馒头,漫山遍野留下连脓带血的脚印。稍大些了他跟随我伯父到千金寨(抚顺)给人挖煤,过着非人的生活。一次事故伯父遇难,  相似文献   
54.
新书架     
《天气》贾平凹著作家出版社贾平凹,1952年出生于陕西南部的丹凤县棣花村。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文化大革命中,家庭遭受毁灭性摧残,沦为可教子女。1972年以偶然的机遇,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此后,一直生活在西安,从事文学编辑兼写作。  相似文献   
55.
侯万里 《兵团建设》2011,(21):18-19
兵团自组建以来,就十分重视文化建设。近年来,兵团更是加大文化建设力度,建立起兵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新闻出版事业快速发展,理论武装成效显著,文学艺术创作成果丰硕,职工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广播电视事业势头良好,红色旅游蓬勃发展,兵团的文化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管理员,我借一本有关辣椒成熟期病虫害防治的书籍。""这本书昨天刚借出去,这里还有本《色素辣椒栽培技术》,你看看,也挺好的。"10月14日中午1  相似文献   
56.
中国兵器内蒙古一机集团公司从战略高度重视和推动人才队伍建设,以落实“十二五”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为抓手,大力推进领军人才培养、“蓝领专家”培养、职业技能大赛、“一专多能”、“高师带高徒”等活动,完善培训体系和能力提高机制,努力提高职工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形成了一支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57.
肖平 《国防》2001,(4):24-25
认识吴子熊大师完全是出于偶然.去年6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在西子湖畔举办第十届全国新闻奖评奖,期间去浙江报业集团参观一个书画展览.<光明日报>编委何东平在挤挤挨挨的人群中见到一个熟人,中等身材,头发蓬乱,内穿扎着领带的白衬衣,外套着一件老少皆宜的T恤衫.何东平把他介绍给我,一副赞赏有加的口吻:"我国著名的玻璃雕刻大师吴子熊."吴子熊对一身戎装的我分外热情,寒暄几句后就恳切邀请我到他的"吴子熊玻璃艺术馆"参观.我并不知道能否成行,嘴上欣然允诺.  相似文献   
58.
武 侠小说是以侠客义士为主角 ,以歌颂侠文化精神为主旨的小说 ,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样式。武侠小说经历了古代、近代和当代三个时期 ,每个时期 ,武侠小说都以其独有的艺术品位拥有一定的读者群。如今 ,以梁羽生、金庸、古龙等作家作品为代表的新武侠小说 ,以其独有的平民意识和博大丰富的侠文化精神而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同时也吸引着部队的许多青年官兵。据调查 ,在某部基层官兵中 ,喜欢阅读武侠小说的占 2 9% ,涉及书目以《笑傲江湖》、《绝代双骄》等金庸、古龙的作品为主 ;而在最喜欢的作家中 ,金庸与路遥并驾齐驱 ,位居榜首。武侠小说…  相似文献   
59.
文学的生命在于形象。文学形象,是语言的形象,语言的艺术。语言丰富是语言形象的基础,语言生动是语言形象的生命。学好口语亦有助于语言形象美。  相似文献   
60.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文本的意义是不确定的,文本的接受与读者的阅读息息相关,十分强调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同样也为文学翻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本文正是从接受理论的文本意义的未定性,读者中心地位以及审美距离人手,并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的四种译文为例分析了文学翻译呈现出多元化以及多样性的原因。正是文学作品中语言的模糊性,才使得不同的译者产生出不同的译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