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单极天线安装在理想导电平面屏上,屏上刻有有限深度的环形缝。将单极天线上电流及缝和自由空间交界处的等效磁流作为未知函数,建立了一对耦合积分方程。从方程得到电流和磁流的数值解。从这些电流和磁流计算了输入阻抗和辐射方向图。  相似文献   
142.
143.
单层结构陶瓷天线罩材料的宽频透波性能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天线罩对宽频带透波性能的要求,采用传输线理论,建立了单层结构天线罩平板材料透波率的计算方法.对单层结构天线罩材料的介电性能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确定了在2~18 GHz频带,0~40°入射角范围内满足透波率要求的最优介电性能参数.设计结果表明,当材料的介电常数ε≤3.0,损耗角正切tanδ≤0.02时,具有最佳厚度的...  相似文献   
144.
左手材料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都为负值,电场、磁场和波矢量在左手材料中表现为左手螺旋关系,相速与群速方向相反。根据传输线理论分析了波入射到分层媒质上的表面反射系数,计算了随入射波频率、涂层厚度变化情况下的左、右手材料的反射率;基于非均匀有理B样条参数曲面模拟目标的几何外形,采用物理光学法计算了涂敷左手材料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  相似文献   
145.
本文用Liapunov—Schmidt方法研究了同时受参数激励与强迫激励作用的非线性振动系统的亚谐分叉问题,用奇异性理论确定了等价意义下的分叉方程的形式,导出了必需的分叉系数,求出并且分析了1/2—1/2亚谐共振分叉方程的普适开折,画出了各个结构稳定域及分叉集上的响应图。  相似文献   
146.
通过应力波速测试丁苯橡胶的瞬态模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粘弹性材料的积分型本构关系和应力波理论得出了粘弹性材料瞬态模量的计算式;又以丁苯橡胶作为试验材料设计了一种简便的试验方法,测出了丁苯橡胶的瞬态模量,并与丁苯橡胶的静态弹性模量做了对比。比较表明,丁苯橡胶类粘弹材料静态模量的值远低于瞬态模量值。  相似文献   
147.
材料解析题是一种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题型,是近些年来各种历史考试必考的一大题型,分值高,难度较大。多数学生在考试中,出现失分严重的情况。一考试学生最怕的就是材料解析题,因此,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材料解析题的解析能力,是历史教师一项艰  相似文献   
148.
峨嵋半导体材料厂(所)是我国20世纪60年代内迁三线建设的第一家从事半导体材料科研、试制、生产相结合的大型国有企业。自1965年成立以来至今已具有40多年为军工配套服务的历史,累计完成军工试制项目600余项,目前已形成了高纯材料和半导体硅材料二大系列军工配套产品。多年来,依托军工配套项目的建设,增强了厂(所)的综合实力,提高了产品的核心竞争力,2006年厂(所)销售收入达到1.95亿元,创造了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49.
吸波材料的吸波原理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吸波材料的重要性,阐述了不同情况下吸波材料的吸波原理、种类及其相应特点,综述了铁氧体吸波材料、金属微粉吸波材料、纳米吸波材料及光学透明吸波材料近几年来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应用,并对开发高性能吸波材料提出了研发思路。  相似文献   
150.
阐述了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材料见证取样检验的意义,分析了目前此项工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下一步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