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空军第三飞行学院成立60年来,为人民解放军空军、海军和陆军航空兵部队培养了大批飞行员,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一是培养的飞行员在抗美援朝战争和国土防空作战中战功卓著;二是培养的飞行员中涌现多名试飞英雄、功勋飞行员和航天员;三是培养了中国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  相似文献   
72.
近日,河南省西华县人武部集中23个基层武装部新任职专武干部,进行了为期15天的强化集训,着重学习现代作战理论、军事和高科技知识,并进行了网上演练。这是该县人武部着眼新军事变革和未来战争支前保障要求,努力加强专武干部能力素质建设,着力把武装干部培养成复合型军事人才而采取的实际举措。  相似文献   
73.
袁盛清 《国防》2010,(10):39-40
专武干部是基层民兵预备役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具体实施者,是保证人民武装工作有效落实的重要力量。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新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的加速推进,专武干部能力素质偏弱、精神动力不足、工作质效不高、职能作用发挥不好等问题日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人武工作的创新发展。笔者认为,新形势下要确保基层武装工作有效落实,推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科学发展,就必须在抓好专武干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见成效。  相似文献   
74.
受益子应届毕业生优先征兵政策的大学生新战士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班长的年纪一般偏小3岁,与新兵年龄相差最大的达7岁。小班长遇到大新兵,这是新兵连里新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75.
要说咱们连,稀罕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不信,你瞧:高薪不要跑来入伍,带着一大摞证书来当兵,奥运形象大使被评为队列标兵,舞者初入军营便当上编导……奥运形象大使评为队列标兵颜宇,毕业于江汉大学,2009年3月被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2008年在校被评为奥运火炬形象大使,获优秀毕业生称号和普通话一级证书。  相似文献   
76.
为适应新军事变革的需求,我国明确提出,要把陆军航空兵列为陆军优先发展的兵种。建设一支什么样的陆航、如何建设陆航是我们要做出选择和回答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77.
闻舞 《环球军事》2010,(1):56-58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是日美两国海军的舞台,航空母舰在这里取代了战列舰成为新的海上霸主。在战争即将结束的1945年,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已经无力阻止美军的进攻,几艘航空母舰损失殆尽,能在航母上起降的飞行员更是少之又戮为了挽回颓势,日军发动了惨无人道的自杀式攻击,试图以“一机换一舰”的方式,抵消美军的数量优势。  相似文献   
78.
涂娟  陈明 《国防科技》2010,31(5):78-81,86
文章回顾了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新生政权亟待巩固,国家经济亟需恢复时,朝鲜战争的爆发,又迫使党中央以"打烂了重建"的决心和意志进行抗美援朝作战。面对国际、国内复杂的军事斗争形势,国防动员建设倍受党和政府的重视,国防动员体制也开始了探索性的构建。  相似文献   
79.
水上救援行动是民兵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中的一项重要的季节性工作,民兵应急分队因其特有的兵民一体性特点和地缘优势,是参与处置这类事件的主要力量,现结合近年来的实践,对组织民兵应急力量参与水上救援行动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0.
创新之举     
《东北后备军》2010,(6):42-42
打造专家型保障队伍吉林某预备役炮兵师借助预备役部队双重体制优势,将一些业务技能突出的装备技术专家纳入预备役队伍,两年来已有30余名装备技术专家走进了预备役行列。每年选送装备技术骨干到协议单位学习深造,共培养“专家型”保障人才60余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