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9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96篇
  2014年   860篇
  2013年   1164篇
  2012年   1209篇
  2011年   1170篇
  2010年   999篇
  2009年   1092篇
  2008年   1115篇
  2007年   1088篇
  2006年   961篇
  2005年   1043篇
  2004年   1016篇
  2003年   771篇
  2002年   783篇
  2001年   601篇
  2000年   209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刘沈扬 《国防》2008,(12):9-1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全面按照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的要求,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这一新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防和军队建  相似文献   
132.
蒋健林 《国防》2008,(12):20-20
为加强人民防空建设,今年10月10日,海南省人民防空办公室正式脱离省建设厅编制,单独设置为省政府正厅级直属机构,并举行了成立挂牌仪  相似文献   
133.
聂东风 《国防》2008,(11):9-9
专武干部是民兵预备役建设的一线指挥员。加强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武干部队伍。当前,部分专武干部的事业心责任感不强、工作能力水平偏低,成为制约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高度重视和加强专武干部队伍建设。强化"信念、使命"教  相似文献   
134.
汪康明  廖祺红 《国防》2008,(9):26-26
新时期,深圳市福田区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着眼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把应对公共危机事件作为民兵训练的重要内容,努力提高民兵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5.
李光金 《国防》2008,(12):42-44
随着当前我国战略环境的变化和军事斗争准备形势出现的新特点,实现国防动员建设由应急向常态化转变,对于维护好国家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具有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6.
朱金生  王海文 《国防》2008,(2):35-35
广东省吴川市人武部十分重视民兵新闻报道骨干队伍建设。该部在全市每个镇和街道配备了1名民兵兼职报道员,拨出专款为他们订阅民兵刊物和军队报纸,设立新闻报道奖,近5年来共有9名成绩突出的民兵报道员被选拔到市电视台、广播电台及新闻中心担任兼职记者或通讯员。  相似文献   
137.
郭洪超 《国防》2008,(12):4-8
党的十七.大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对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特别是关于“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重大战略思想,为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各级一定要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完成“三大任务”、实现“两个确保”,  相似文献   
138.
《国防》2008,(12):51-54
构建与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相适应的国防后备力量安全管理机制;强化“三种功能” 提高“三个能力”;加强应急动员力量建设应着力解决好“三个难题”;国防后备力量参与非战争军事行动的两点启示;积极推动国防动员建设实现“四个转变”;  相似文献   
139.
周立强  薄建 《国防》2008,(9):23-23
为确保奥运会平安顺利,作为主办城市的北京,以及青岛、沈阳、天津、上海、秦皇岛等协办城市的民兵预备役人员积极行动起来,为奥运安保贡献力量。在这支由民兵预备役人员为主组成的安保队伍中,有的人放  相似文献   
140.
马树生  杨奔 《国防》2008,(1):82-82
随着国防教育的深入,“当兵热”继续升温。每年征兵工作结束后,都有一大批落选青年情绪低落。为保护广大应征青年的国防热情,2007年征兵工作结束后,广西临桂县人武部党委拟写了“致落选青年及家长的一封信”,讲明国家政策和落选原因,鼓励他们积极投身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较好地化解了他们落选后的波动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