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4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01.
介绍了电磁装甲的种类、防护原理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阐明了电磁装甲的特点及其应用前景 ,最后提出了我国进行电磁装甲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702.
电磁环境与高新技术武器装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武器系统的现代化,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电爆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高新技术武器装备,使之日益信息化和电磁敏感化。在高技术战场中,复杂多变的电磁环境不仅影响武器装备的效能,而且威胁武器装备的生存。高技术条件下的战场电磁环境,特别是电磁脉冲武器或高功率微波武器产生的强电磁脉冲环境,已对武器装备构成严重威胁,其破坏效果远远超过一般电子战设备。因此,研究武器装备的电磁环境效  相似文献   
703.
综合考虑换向过程、炮口剩余磁能和电阻的能量损耗等因素,建立等效电路模型,通过理论、数值计算和实验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常规螺旋发射器和一种新型螺旋发射器的效率。结果表明:电阻焦耳热损耗的能量最大,其次是换向磁能损失,而炮口剩余磁能损失最小。降低电阻、增大互感梯度、减小驱动线圈单元的匝数、增大工作电流等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发射器的能量转换效率。然而,较大的互感梯度也会带来较大的换向磁能和炮口磁能损失,造成炮管烧蚀甚至损坏、能量泄放和效率降低。另外,恒流工作模式的螺旋发射器理论效率超过轨道炮,且新型螺旋发射器结构的理论效率接近100%,未来有望在超导或较低电阻的情况下实现应用。  相似文献   
704.
近些年,作为武库元老的火炮武器正经历着世界范围军事变革的考验。人们关心,火炮发射技术究竟还有多大的潜力?从火炮的发射原理可以知道,在火炮口径、身管长度、弹重以及最大膛压一定的前提下,最终决定火炮战斗性能的因素之一——弹丸初速,取决于压力曲线的充满度和弹后空间压力变化梯度。  相似文献   
705.
快讯传真     
《国防科技》2003,(12):80-83
中国“神箭”总指挥透露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 中新社长沙十一月十七日电:“神箭”载人运载火箭总指挥黄春平研究员十六日在此间透露:“神舟”五号飞船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中国还将逐步建立空间实验室、载人空间站等,进一步延伸探索太空的视线和脚步。 黄春平透露说,中国载人航天发展战略分为三步走,在实现载人航天飞行之后还将努力向在太空的出舱活动、建立空间实验室等目标发起冲击。“‘神舟’五号飞船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仍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和改进技术,研制出更可靠、更安全的空间运载工具。”据他预计,能带更多航天员上天并在太空停留更长时  相似文献   
706.
海战场电磁环境日趋复杂,加强对海战场频谱管理的研究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分析海战区面临的电磁环境形式,建立了海战区频谱管理的模型,探讨了海战区频谱管理应实现的功能。  相似文献   
707.
复杂电磁环境下组网雷达的作战效能建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战场电磁环境日益复杂的趋势,研究了复杂电磁环境组网雷达的作战效能评估问题。依据干扰环境下组网雷达的工作机理,分别建立了基于独立观测的组网雷达目标融合发现模型、基于不同干扰强度的组网雷达目标定位模型和基于信息融合的组网雷达多目标跟踪模型。  相似文献   
708.
709.
710.
樊荣  李程  魏振堃 《国防科技》2020,41(5):74-78
针对部队加油站建设标准不一、形式多样、改造周期长、费用高、效率低、耐候性差的问题,本文在明确新型移动式野战加油站的建设意义和建设目标的基础上,对移动式野战加油站的整体可移动性、储油罐与加油装置集成以及边海防等一线连队的油料保障模式和建设标准进行了研究,从工艺流程、建设选址和建设标准等方面提出了基于集装箱方舱框架设计新型移动式野战加油站的保障运用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可填补大容量战储装备空白,还可以为热点方向实施定点保障,为加快推进部队储加油设施建设向集约化转型、保障向战场延伸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