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0 毫秒
91.
武器系统的费效比是指武器系统损失的费用与所获得的效能之比。武器系统性能的好坏,不仅要看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高低,而且要考虑综合费用的多少。首次考虑了物价增长指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计算装备使用期武器系统使用费用的数学模型,并分别计算了中低空防空武器的使用费用;建立了计算武器系统费效比的数学模型,分别计算了中低空防空武器的作战效能和费效比。  相似文献   
92.
提出了地面微型网域武器的三种攻击方案,并分析了三种攻击方案的优缺点,对地面微型网域武器的三种攻击方案进行了MATLAB仿真分析。在综合考虑各个因素后,得出了一种最佳攻击方案。  相似文献   
93.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坦克成了陆战的主战武器,参战坦克达数万辆之多,这种局面促使着防坦克地雷迅速发展。战后坦克的发展更加迅速,多次更新换代,使其防护能力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提高近两倍。正因如此,也进一步刺激了防坦克地雷的发展。几十年来,防坦克地雷经过多次更新换代,  相似文献   
94.
为了充分发挥水面舰艇防空武器抗击空袭目标的作战效能,从防空导弹武器和副炮武器共同发射区的分析出发,通过研究副炮武器的射击方式和两种防空武器的射击次数,建立了水面舰艇抗击单枚来袭反舰导弹的效能评估模型,然后使用该模型对几种防御方案进行仿真计算,得出了最优的作战方案,可以为指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5.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病理博物馆暨中国战伤博物馆是我军唯一一所战伤博物馆,这里收藏了特种武器、常规武器、高新技术武器,以及军事环境和军事作业对人体和生物所致损伤的病理标本、实物和文件档案,目前有展品4000余件。  相似文献   
96.
《国防科技工业》2010,(6):72-72
美国【空军杂志】网站4月14日报道.RQ-4“全球鹰”无人侦察机及美国海军的“广域海上监视”无人机是否需要装备武器的争论已经持续了多年,近期终于有了定论。昨天,诺·格公司“广域海上监视”无人机项目负责人表示,类似的无人系统将不装备武器或实施“武器化”。  相似文献   
97.
炭刹车盘是航天四院充分发挥航天技术优势自主研发成功的,填补了我国民用飞机刹炭车盘制造技术的空白,实现了大型民机炭刹车盘国产化的跨越式发展和我国航天新材料技术拓展应用的历史性突破,为装备我国国产大飞机刹车系统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98.
<正>非对称信息影响决策主体的价值行为取向。利益相关决策主体有动机改变决策规则消除非对称信息的影响。美国武器装备需求决策是国防部与军(兵)种利用各自信息优势相互博弈的结果。为了减少非对称信息的影响,2003年美军把武器装备需求决策由需求生成系统  相似文献   
99.
《国防科技工业》2010,(2):34-37
2009年现代化军事装备的高调亮相,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辉煌成就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从年初的亚丁湾护航,年中的海军六十年,国庆大阅兵至年尾的空军六十年庆典,高技术武器相继登台,在彰显人民解放军强大力量的同时,也反映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实力的日益提升。  相似文献   
100.
沈阳新新险峰机械电子有限公司只是一家小型军工企业。2005年合资组建股份制民营企业以来,公司满怀一颗拳拳报国之心,踏上了一条艰难的自主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