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2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五月,是鲜花怒放的季节!五月,是歌唱劳动的季节!五月,是所有劳动者的节日!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我们谨向全区各条战线、各个行业的广大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致以节日的祝贺!劳动创造历史。新中国成  相似文献   
42.
笑笑好心情     
贵重物品父亲把五岁的儿子抱在膝上,全神贯注地观看篮球赛。孩子看到运动员们拼命地抢球,便问道:"爸爸,篮球一定很贵,是吗?"爸爸惊诧地说:"乖乖,你怎么会这样想呢?"孩子说:"要是不贵,他们为什么不每人买一个呢?"  相似文献   
43.
学生军训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青年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也是国家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4.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新中国不仅在军事上创造了奇迹,而且展现了应对国际霸权的政治动员能力.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动员的成功是多种因素促成的.分析研究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动员的成功经验,可以得出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5.
人民空军成立60来,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和直接指导下,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为巩固国防、抵御侵略发挥了重要的战略作用。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战略全局和军队的使命任务,始终高度重视并亲自筹划推动空军建设,确立和实施了“优先”、“重点”发展的战略,对“建设一支什么样的空军、怎样建设空军”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为人民空军的建设发展指明了航向.  相似文献   
46.
加强制度化建设是人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必然趋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人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的发展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两个阶段。其发展历程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建设日益增强、愈加重要是一种趋势;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建设是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建设必须顺应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47.
高凯  张旭 《军事历史》2009,(6):40-44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解放军展开了学苏军活动。这次学苏军活动,经历了全面学习、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习以及确立“以我为主”方针等三个历史阶段。通过学习、借鉴苏军经验,人民解放军技战术水平和协同作战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正规化现代化革命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同时也积累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48.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6年,毛泽东国防科技思想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认真研究毛泽东国防科技思想的发展,对于新世纪新阶段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9.
王孝柏同志创作的系列肖像油画--<开国将帅>,是一项艰巨、浩大的油画创作工程.它是以为共和国诞生立下显赫战功的十大元帅和十大将为创作对象,每位将帅的形象按构思要求,均须设计为胸像式的"标准像"构图,每位将帅的服装、佩饰基本一致,形式统一.  相似文献   
50.
民兵组织建设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基础.新的历史条件下,民兵组织建设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形势任务发生了深刻变化,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