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31.
随着海战场的智能化,无人舰艇的航路意图欺骗性对作战至关重要。针对传统航路规划算法对航路意图欺骗性的考虑缺失,提出一种作战空间欺骗性能的离散表征方法,以及一种基于PID代价的DTI-A*欺骗航路规划算法。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显著提高所规划航路的欺骗性,极大程度地阻碍敌方对我方战术意图的识别,大幅提升作战任务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32.
无人潜艇是在水中活动的水下机器人。它已广泛应用于扫雷、侦察、通信等任务。无人潜艇的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遥控型、潜水艇型、半浮半沉型及完全自立型。  相似文献   
433.
武器精品     
《当代海军》2004,(2):71
  相似文献   
434.
田武 《国防科技》2004,(1):87-87
在一场战斗中,隐蔽在浓密树林中且覆盖了许多伪装物的一队坦克在敌侦察机飞过后不久,就遭到了轰炸。是谁给侦察机装上了“透视眼”,让其能穿透浓密树叶的遮挡发现了坦克?原来是侦察机装载的合成孔径雷达使侦察机具有了“透视”功能。合成孔径雷达是一种新型侦察遥感设备,其特点是分辨率高,能全天候工作,能有效地穿透某些掩盖物和识别伪装。在空中、空间侦察与监视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机载侦察雷达主要使用合成孔径雷达,如美国的TR-1A高空战术侦察机、U-2R战略侦察机等均装有合成孔径雷达,“长曲棍球”雷达成像侦察卫星也装有这种雷达。在恶…  相似文献   
435.
国防要闻     
《国防科技》2004,(10):76-79
美军美国空军制订空间武器投射系统研制计划英国《简氏防务周刊》2004年9月8日报道,美空军官员说,空军正在制订计划,以使拟用于其下一代无人空间投射系统的技术进一步成熟。该计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到2010年底以前能够制造出经济可承受的小型一次性火箭;第二阶段是到2015年以前能制造出一次性/可重复使用“混合”系统;第三阶段是在2025年以前开发出完全可重复使用系统的所需技术。该计划来自对未来攻击系统选择方案的研究。要求小型一次性投射系统能将450~900千克的载荷送入轨道;能在下达命令后的48小时内完成发射。美空军认为小型一次…  相似文献   
436.
针对目前深海无人移动平台缺乏与其工作深度相匹配的复合同振式矢量水听器的问题,采用薄壁铝合金球壳作为矢量通道,压电陶瓷圆环作为声压通道,设计制作了一型大深度复合同振式矢量水听器,并用理论计算、有限元仿真和实验测试的方法对其声学性能和耐压性能进行了验证。该水听器的外径为85 mm,质量为398 g,平均密度为1 240 kg/m~3,工作频段为20~3 000 Hz,矢量通道呈余弦指向性,灵敏度为-187 dB@500 Hz,声压通道无指向性,灵敏度为-191 dB@500 Hz,耐压深度为2 000 m。海上试验表明,该水听器能够搭载在水下滑翔机等深海无人平台上执行声学探测任务,在大深度声学探测领域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37.
近年来,由于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智能检测算法不断演进,其网络结构不断进化,实用化程度不断提高,因此,将其应用于复杂战场环境下,形成实用化智能感知能力的可行性不断提高。然而算法的可靠性、可解释性问题目前仍未完全解决。本文认为,在未来的地面无人平台系统框架内,使用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识别方法,融合多种传感器感知信号,探索如何可靠地收集无人平台附近敌我车辆、人员、相关物体状况以及视距内的地理与气象环境信息,能够实现多元智能感知过程,构建智能复杂体系,为无人平台实现复杂战场环境感知理解,自主环境判定、自主行走、自主危险判定甚至威胁自动处置提供技术储备。同时,这也将是军队下一步智能感知理论方向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438.
地空协同无人系统作为新质跨域智能作战力量已成为世界强国开展军事技术竞争的前沿方向。本文首先总结了地空协同无人系统的概念、功能及发展目标,分析了世界主要国家制定的专项规划,从形成智能作战体系、改变战场攻防平衡及全面提高作战效能三个方面阐述了地空协同无人系统对未来战争的重大意义;其次,针对其面临的环境复杂、资源受限和平台异构等约束条件,从分布式态势认知、适应性智能导航及异构系统协同控制等方面总结了地空协同无人系统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最后,为应对智能化战争挑战,从技术瓶颈、平台建设及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该研究可为地空协同无人系统在国防科技领域的研究、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9.
屈艺 《国防科技》2021,42(4):52-56
智能无人系统是能够通过先进的技术进行操作或管理而不需要人工干预的人工系统,具有自主性、智能性以及人机耦合性等特征。随着科技快速更迭、国家战略支持、国家安全保障等要素驱动,高校智能无人系统运用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势在必行。本文认为,当前,高校智能无人系统运用人才队伍呈现出愈发注重交叉学科研究、理论联系实践、开展专业认同教育以及课程思政建设等特点,这需要高校在引进和培育、交叉和融合以及专业化和高素质上下功夫,稳步推进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和一流专业学科群建设,同时稳步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以为高校智能无人系统研发提供人才和智力保证。  相似文献   
440.
石亮 《国防科技》2021,42(4):26-31
当前,无人作战系统在大规模、高烈度、高科技体系对抗中的安全防护能力尚显不足,需从多方面加以提升。本文首先从自然环境、协同运用、综合对抗以及自主权限给无人系统带来的安全风险为出发点,深入分析了无人系统的安全防护需求;其次,根据需求,总结了无人系统安全防护的目标,并分别从提升无人系统环境适应性能、降低无人系统可探测概率、强化无人系统抗毁伤能力、夯实无人系统自主作战安全性设计等四方面详述了无人系统可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再次,利用体系防护资源,结合无人平台和载荷的防护基础,提出了内外一体的、控制与防护分离的协同安全架构;最后,对无人系统安全防护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