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3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51.
未来的单兵战场将是以单兵班组为中心,无人武器平台、信息化轻武器平台、智能弹药等多平台协同作战的战场,多元化的作战要素势必带来作战体系的复杂化,因此,对各作战要素合理协调的应用将是提高整体作战效能的关键。从协同作战对象以及作战需求出发,对传统的作战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未来协同作战模式的构想,并分别从侦察、指挥、打击3个环节研究了侦指打一体化的协同作战应用,也为未来单兵信息化装备、无人作战系统等轻武器装备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52.
无人战斗机集群作战日益受到各国军方广泛关注。基于时间连续马尔可夫链,建立了无人战斗机群的自主交战模型,得出了无人战斗机群作战效能与性能指标之间的函数关系。结合具体算例,分析了不同无人战斗机性能指标对集群作战效能的影响关系。这对于结合作战任务设计或选择相应无人战斗机性能参数及制定作战方案,充分利用作战资源提升作战效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53.
提出了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雷达无源定位技术。利用多无人机平台对雷达网进行航迹欺骗,需要对网内的雷达进行定位以达到精确欺骗干扰的目的。但飞行器在飞行过程量测噪声较高,传统的时差定位方法无法满足定位精度的要求。对于时差定位的非线性时变模型,提出了利用时变扩展卡尔曼滤波对雷达位置进行跟踪定位的方法。仿真结果显示,利用扩展卡尔滤波进行无源定位可以在高噪声背景下有较好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454.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作战理念的不断演变,使用无人机集群实施电子攻击成为各国研究人员不断探索的新领域。本文首先阐释了电子战、无人机集群等几个基本概念,并对无人机集群作战的相关研究历程进行梳理,随后列举无人机集群协同电子攻击的几个核心技术问题,分析无人机集群协同电子攻击的主要优势与挑战。  相似文献   
455.
在当前大国竞争与大国博弈的背景下,随着美军紧锣密鼓的加速新一代无人机的研制,关于未来无人机发展趋势的讨论也愈发激烈.本文通过解读《美军无人机路线图2017-2042》及相关资料梳理分析,首先给出了新一版路线图的发展背景、目的和内容信息.然后围绕该路线规划图的互操作性、自主性、网络安全和人机协同四大关键主题,同时结合美军...  相似文献   
456.
本文根据无人机系统的主要技术特征对其发展阶段进行了分析概括,并对其智能化趋势进行了展望。首先,通过分析无人机系统的百余年发展历程和核心特点,将无人机系统的发展划分为萌芽起步阶段、初步发展阶段、崛起发展阶段、蓬勃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和智能化发展阶段;其次,从主要特征、使命任务、任务载荷、导航系统和控制方式等角度对各个阶段特点进行了多维分析和对比;最后,从单体无人系统智能化(认知智能)、无人集群系统智能化(群体智能)和有人-无人系统智能化(混合智能)三个方面分析了无人机系统发展的智能化趋势。希冀这种从具体技术特征的角度来划分无人机系统发展阶段的方法对厘清无人机系统发展历程和趋势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57.
对近年来美军无人系统及相关技术研究的发展态势进行梳理,并分析其特点,可知:海军是美军无人系统及相关技术研究的主力,也是未来美军人工智能赋能的重点;以技术应用、测试和系统整合为重点,部门和军种间通专分离、相互支撑;人机互信是未来美军无人系统及相关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美军主要从速度、精确度、协调性、可及范围、持续性、耐受力和杀伤力等方面提升军事能力,旨在加强威慑,促进与盟友的互操作性。  相似文献   
458.
“曼塔”无人潜水器的研制背景潜水器的研究开始于四五十年代,最初是有人潜水器,60年代开始出现遥控潜水器(ROV),最近20年无人潜水器(UUV)得到了各国派军的普遍重视,由于具有机动、灵活、隐蔽的性能和低廉的造价,以及它在近海作战中不可替代的作用,UUV正在迅速地成为一种重要的水下作战工具。以美国海军的“近期水雷侦察系统”以及其后续的“远期水雷侦察系统”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无人潜水器系统已经开始服役。在1998年美国国防科学委员会发表的《未来的潜艇》报告中指出:装备灵活、功能全面的无人潜水器,可以使潜艇在  相似文献   
459.
温杰 《当代海军》2000,(1):57-58
近年来,根据未来超视距作战的需要,美国海军希望有一种既能够在军舰的直升机平台上起降,又具有喷气式飞机航程和速度的飞行器,以适用于快速部署和作战使用。为满足这一需求,波音公司与美国国防预研计划管理局签订了价值2400万美元的研制合同,开始一项称为“先进旋翼系统”的计划,旨在作为未来攻  相似文献   
460.
无人系统跨域协同观测是海洋观测的发展趋势.对海洋无人系统跨域协同观测这一新兴领域的研究进行了综合评述,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首先,介绍了传统海洋组网观测技术,及若干个国内外典型海洋观测网.其次,从空地协同、空海协同等视角,对无人系统跨域协同技术进行分析讨论.然后,简要介绍了海洋观测中的典型应用案例.最后,概括了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