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5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9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舰载作战指挥与火控系统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国外海军网络战的发展与结构、综合化作战指挥与火控系统、综合武器系统的发展以及支持这些发展的信息技术。本文还提出了加速我国海军作战指挥与火控系统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2.
63.
新型护卫舰作战管理和武器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报告概述了挪威护卫舰(NEV)对综合C~4&WCS(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和武器控制系统)技术方面的建议。该护卫舰将在2000年以后服役。重要的是要最恰当地使用新技术。然而,有两个问题必须解决,第一是尽可能通过采用商用流行(COTS)技术降低成本,第二是在设计中保持新旧技术平衡的情况下使风险减至最小。  相似文献   
64.
本文从一次陆军高级作战实验演习,论及在数字化战场条件下的参谋业务的发展思路和运用有关的数字化手段。  相似文献   
65.
水面舰艇新一代作战指挥与火控系统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国外海军水面舰艇新一代指控系统的发展趋势。重点评述了综合指控系统、综合近程防空战系统、综合反潜战系统和火控系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66.
传统故障诊断方法一般针对测量信号而展开,未考虑其实际物理连接特性对故障诊断结果的显著影响。随着专业电气系统设计软件的广泛应用,设计人员容易获取系统的物理连接特性和逻辑连接特性。论文通过对产品层、系统层的信号、物理连接及其互连关系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将抽象的逻辑信号和具体的物理连线统一起来的逻辑物理综合(LPS)模型,并研究了基于导线表文件和网表文件的LPS模型实例化方法,开发了一套智能故障检测软件,进行了算例验证,结果表明:基于LPS模型的故障诊断方法能够将系统故障定位到指定产品级别上,具有极大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7.
针对多传感器测向定位中方位配对的困难,提出分两步的三维多目标纯测向定位方法.该方法先利用方位信息,粗略估计目标二维位置,并采用方位角误差进行粗略的目标真伪判别,再采用蛙跳式梯度法精确求解目标的三维位置,并利用方位角与俯仰角偏差对目标真伪进行判别.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地以较高概率、较高精度对多目标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68.
舰艇对反舰导弹质心干扰效果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末制导雷达搜索区域的扩大和各种抗无源干扰措施的实施,使舰艇利用箔条云干扰来袭反舰导弹变得更为困难。在末制导雷达捕捉跟踪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舰艇对反舰导弹质心干扰的效果模型,该模型能较精确地反映导弹、反射中心和舰艇位置的动态关系,能根据导弹的距离、导弹来袭方向、风速、风向、干扰弹投放距离、方位判断干扰的效果。仿真显示该模型能较真实地反映各因素对干扰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9.
由于采用传统的稳定控制系统设计方法使得导弹弹体对不同大小指令信号响应的品质特性差异较大,因此主要研究了在传统的稳定控制系统设计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器来调节控制参数,较好地解决了稳定控制系统对大小指令信号时域响应特性差异较大的问题,提高了稳定控制系统的快速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70.
传统的C/S架构和基于构件的信息系统解决方案由于存在实时性、可靠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问题,不能满足联合作战需求.针对联合作战的特点,构建了面向联合作战任务的使命能力包的概念及其服务框架;介绍了使命能力包与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Web Services技术以及军事网格服务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一种使命能力包的应用模型,并分析了基于使命能力包构建的指挥控制系统面向任务的实时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