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6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9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91.
通过解析计算和有限元仿真的方法分析了某型坦克发电机中无刷励磁机的动态励磁特性,指出其激磁绕组在高速工作过程中存在瞬态反电势过高的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磁极端部削角的方法对磁极进行优化设计,以减小励磁磁链波动。有限元动态仿真结果表明:该优化设计方案虽然导致激磁绕组的磁链略有下降,但可以显著降低激磁绕组磁链波动,改善其反电势特性。  相似文献   
892.
利用热电偶测试了无电焊接过程中同一厚度钢板不同位置、不同厚度钢板同一位置处的焊接热循环曲线,探讨了无电焊接热循环规律及焊接母材厚度对无电焊接热循环的影响。研究表明:无电焊接时,焊件上不同位置点的热循环曲线与电弧焊基本相似。但相较而言,无电焊接在加热阶段的升温速度与冷却阶段的降温速度均显著小于电弧焊。无电焊接过程中,焊件上离焊缝中心线越近,其升温速度越大,峰值温度越高,冷却速度也越大,这一变化规律与电弧焊时完全一致。无电焊接时,焊接热量沿横向的传热速度远大于其沿纵向的传热速度,这使得焊件厚度对无电焊接的影响较为显著,也是焊件厚度增加将导致焊接难度显著增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93.
本文在对Link11数据链的基本组网模式分析后,针对该数据链应用中存在的不足,结合近岸防御及近海作战的军事需求,提出了一种通过综合利用现有信息系统实现舰空平台位置锁定及动态入网的方法,仿真结论表明舰空平台动态入网机制可保证平台跨区机动信息的传输连续性、稳定性,保障岸基指挥人员对平台的不间断指挥。  相似文献   
894.
总结回顾了军事指挥控制(Command and Control,C2)系统建模方法的发展。指挥控制系统模型在作战仿真、系统组织设计及系统分析、效能评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建模方法决定着所建立的模型精确程度。总结分析了指挥控制系统建模的历史和现状,评价各建模方法的优缺点,进而探讨信息时代指挥控制系统的建模方法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95.
联合指挥控制系统(JC^2)的体系与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东风  张辉 《国防科技》2006,(10):31-33
一、JC2的由来美国国防信息系统局(D ISA目前正分析“全球指挥控制系统”(G C C S),向能够为国防部提供更为全面作战能力的体系结构转型。作为主要的联合战场指挥控制系统,G C C S将被更为完善的“联合指挥控制系统”(JC2JointC om m and&C ontrol)所取代。JC2将成为美军向网络中心战转型过程中联合指挥控制能力的基础。美军计划JC2系统将于200年具备初始能力,以适应其未来的一体化战略。美军最早的战略指挥控制系统是上世纪60年代建成的全球军事指挥控制系统(W W M C C S)。随后,为了适应局部战争的需要,美军建立了诸多战术级…  相似文献   
896.
为解决控制系统中角度位置信号实时测量、分析手段缺乏的问题,设计基于USB技术的便携式角度位置数据采集仪。该设计采用专用轴角转换模块、高性能单片机和USB接口芯片为硬件平台,通过采集分析软件的开发,实现了多通道组合轴角数据采集、显示和存储功能。单片机模拟DMA总线时序技术有效提高数据传输速率,较好地满足了实际测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897.
对利用多基地雷达实现目标的无源定位功能所涉及到的系统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如针对多基地雷达不同的系统结构提出了相应的无源定位方法和时间同步方案,并对接收机的一体化设计和脉冲分选方法做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898.
文中提出了采用前馈动力学补偿和实时动力学补偿的两种机器人位置/力混合控制器。仿真结果显示了这两种动力学补偿的有效性。由于动力学补偿的引入、机器人位置/力混合控制系统的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99.
9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