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2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分析了四站对辐射源联合时差、俯仰定位原理,并基于三维空间时差定位中的测时误差与站址误差、测角误差可分离,导出空间目标定位误差的协方差矩阵,同时应用简化加权最小二乘( SWLS)融合方法,提升时差定位方法对目标的定位精度.通过计算机仿真进一步分析了系统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并验证了SWLS融合方法的高定位精度性能.  相似文献   
42.
分析了坦克的供电系统中采用硅整流无刷发电机时的工作特点,建立了这种系统的数学模型,举例说明了计算方法,并在文章的最后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43.
测量TOA和DOA的单站无源定位跟踪可观测条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单站无源定位跟踪技术中,可观测性分析是一个关键问题,但是由于TOA测量方程的非线性程度太高,直接通过计算Jacobin矩阵得到的可观测矩阵形式非常复杂,很难得出明确的分析结果。采用新的思路推导了一种TOA测量方程的线性化方程,分析了测量TOA和DOA单站无源定位的可观测条件。最后给出了计算机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44.
通信系统中互调干扰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调干扰可以对通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简述了互调产物产生的基本原理,对通信系统中的有源互调和无源互调的产生根源和减小措施进行了分析,为通信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5.
从毫米波的特点出发概述了毫米波无源干扰的几种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46.
一种新型内曲线式径向柱塞泵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各种液压泵的使用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内曲线式径向柱塞泵的设计思路.通过合理设计泵内定子内曲线表面,在理论上实现了无流量脉动;为了提高柱塞泵的使用寿命,采取了降低定子导轨压力角的措施;通过Matlab实现了定子表面曲线和压力角的仿真计算;理论分析的结果对于设计和制造低噪声的柱塞式液压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7.
提出将无源北斗/SINS组合导航系统应用于军用无人地面车辆,采用“紧耦合”方式设计了组合结构,选择伪距为量测量,对量测高程进行了“虚伪距”化处理,建立了三维量测方程,通过间接法进行了扩展卡尔曼滤波设计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位置和速度误差得到了有效抑制,在仿真设定的常规环境噪声条件下,达到了军用无人地面车辆导航的要求。  相似文献   
48.
胡宁  吴华  王星 《现代防御技术》2011,39(1):105-108,128
在分析现有单站无源定位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根据运动平台对固定目标无源定位技术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通过方位角变化率信息对观测站与目标间距离进行解算的快速高精度无源定位方法。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是一种高精度、快速的定位方法,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其主要应用于机载无源探测设备对地面固定雷达站或其他辐射源定位,从而为引导导弹对其攻击提供必要的数据。  相似文献   
49.
大尺寸滑动窗口的应用在数据输入速度与处理速度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为了缩短差距,提出了一种并行计算模型,使用尽可能少的存储资源与尽可能简单的存储器读写控制逻辑实现了尽可能高的数据重用性与并行性.该模型将不同滑动窗口之间的并行处理与单个窗口内不同数据之间的并行处理结合起来:对于不同窗口,按列进行分组并映射到多个处理单元上并行...  相似文献   
50.
陈志伟  单守江 《国防》2011,(3):52-53
预备役防空力量作为城市防空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城市防空预警体系构建的重任,应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侦察预警和空情保障手段,构建一体化的立体多维侦察预警体系,提高预备役防空力量侦察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