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282.
在软件生存期内,维护阶段占67%的时间,是软件创造价值的唯一阶段。为了尽量发挥软件应有的功能,延长其使用期,对软件进行可维护性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种策略。本文就我们研制的无线信道分配管理系统软件所采用的可维护性设计技术作一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283.
野战通信对抗仿真系统中的传播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播模型的建立是进行通信对抗仿真的一项关键技术 ,直接影响到仿真系统的准确性和对通信对抗效果评估的可靠性。在野战条件下 ,“地波”是战术无线电台通信的主要传播方式。本文讨论了野战通信对抗仿真系统中的“地波”传播模型 ,对各个频段的地表面波传播损耗进行较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284.
本文描述了美军21世纪数字化战场的实现结构,阐明现有通信模式和系统不能满足数字化战场的要求,提出数字化战场对通信的技术要求,分析了通信在数字化战场中的关键技术。最后讨论了利用成熟的商用先进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85.
磁浮列车感应无线通信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感应无线通信是一种新型的通信方式,它既有别于有线通信,又不同于无线通信,在轨道交通和军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重点探讨了感应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和电磁感应通信的特点,分析了电磁感应通信中的调制和解调的方法,同时给出了系统的具体实现电路。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磁浮列车的发展情况,提出了适合现阶段的磁浮列车通信的方案,并介绍了相关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286.
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跨层攻击具有比单层攻击更强的隐蔽性、更好的攻击效果或更低的攻击成本.为了检测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跨层攻击,提出了一种基于博弈论的攻击检测模型.由于攻击不可避免地会对各协议层的参数造成影响,因此模型从协议层攻防博弈的角度,建立起相应的策略矩阵和支付矩阵,并通过均衡分析得到该模型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解.仿真结...  相似文献   
287.
在系统的研究网络仿真方法和仿真技术的基础上,描述了一种无线自组织网络仿真研究方法和工作内容。探讨了OPNET关键仿真技术,介绍了使用OPNET进行仿真战场无线自组织网络的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288.
针对近场环境下声音信号的特点,采用TDOA算法对声源进行定位。为了获得较为理想的时延估计,提出了一种锚节点挑选和时延估计策略,剔除误差较大的节点,挑选最优锚节点参与定位。针对求解过程中出现的多解问题,提出一种区域判别法则,对目标位置进行多重判断后再求解,减少了参与计算的方程数量,在不影响定位精度的前提下降低了系统计算量,并与其他方法进行对比。实验表明,该方法相比于其他方法计算量明显减小,并且精度较高,具有较好的定位效果。  相似文献   
289.
针对现有关于认知无线电非正交多址接入网络的研究中终端电池容量有限和能源利用率低的缺点,采用了中继辅助用户进行传输,并且引入无线信息和能量同时传输的方式。在用户服务质量和最小能量捕获的约束条件下推导了次用户传输能效表达式,通过分式规划方法把非凸的目标函数转化为优化中继发射功率、中继功率分配和接收端功率分配三个凸的单目标问题,并分别用函数单调性、黄金分割算法、拉格朗日对偶算法和多目标联合优化算法进行优化,求得了全局最优解,使次用户系统传输能效最大化。对所采用的算法复杂度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正交多址接入方案相比较,在提高系统频谱利用率的同时,次用户传输能效有47%的提高。  相似文献   
290.
《华北民兵》2004,(8):63-6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