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5篇
  免费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52.
53.
人民空军成立60来,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和直接指导下,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为巩固国防、抵御侵略发挥了重要的战略作用。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战略全局和军队的使命任务,始终高度重视并亲自筹划推动空军建设,确立和实施了“优先”、“重点”发展的战略,对“建设一支什么样的空军、怎样建设空军”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为人民空军的建设发展指明了航向.  相似文献   
54.
1943年秋日军发动鲁西细菌战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43年8月下旬至10月下旬,在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的大背景下,日本华北方面军第12军在以馆陶、临清为中心的鲁西、冀南地区实施了大规模的霍乱细菌战,以较小的代价给中国抗日军民造成重大杀伤。此次细菌战同以往日军进行的历次细菌战相比,有其发生的特殊原因,具备许多鲜明的特点,对日军以后的细菌战决策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5.
加强制度化建设是人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必然趋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人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的发展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两个阶段。其发展历程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建设日益增强、愈加重要是一种趋势;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建设是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建设必须顺应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56.
高凯  张旭 《军事历史》2009,(6):40-44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解放军展开了学苏军活动。这次学苏军活动,经历了全面学习、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习以及确立“以我为主”方针等三个历史阶段。通过学习、借鉴苏军经验,人民解放军技战术水平和协同作战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正规化现代化革命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同时也积累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57.
斯大林是苏联共产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在领导苏联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军事理论。其中,国家要进行积极防御的准备,必须建立和建设一支无产阶级常备军,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建立雄厚的国防经济基础,建立和巩固反侵略同盟,经常保持、正确使用战略预备队和用大规模围歼战役歼灭敌军重兵集团,是最引人注目的6个方面。斯大林军事理论总体上适合于他所处的历史条件和实践提出的要求,反映了苏联进行国内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基本规律,为巩固苏维埃政权,特别是为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8.
王孝柏同志创作的系列肖像油画--<开国将帅>,是一项艰巨、浩大的油画创作工程.它是以为共和国诞生立下显赫战功的十大元帅和十大将为创作对象,每位将帅的形象按构思要求,均须设计为胸像式的"标准像"构图,每位将帅的服装、佩饰基本一致,形式统一.  相似文献   
59.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6年,毛泽东国防科技思想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认真研究毛泽东国防科技思想的发展,对于新世纪新阶段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0.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新中国不仅在军事上创造了奇迹,而且展现了应对国际霸权的政治动员能力.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动员的成功是多种因素促成的.分析研究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动员的成功经验,可以得出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