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乌什水景区     
吕友 《兵团建设》2009,(24):31-31
在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全球肆虐之时,日本一家制衣公司推出了一款“防流感”西服套装。这种两服的面料上涂有化学物质二氧化钛,它在见光后会自行分解并杀死可能存在的流感病毒,而且衣服在多次洗涤后也不会丧失这种功能。据了解,该西服由日本春山服装公司耗时一年时间研制成功。  相似文献   
72.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政治上、外交上明确提出并实行一边倒政策的同时,在军事上,不仅确立了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而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根据不同的战略对象、战争样式和敌我力量对比的分析,及时调整这一军事战略方针,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启示。  相似文献   
73.
本文以分析美国2010版《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为切入点,对奥巴马上任后美国军事战略调整变化的整体情况进行了梳理,指出奥巴马上任后美国军事战略总体上继承了小布什任内美军谋求绝对军事优势的主旨,并仍然强调倚仗军事力量追求最大化国家利益的战略诉求,但与以往相比,呈现出更加务实、更加突出当前任务、更加强调跨部门和跨国合作等新特点。  相似文献   
74.
《国防科技工业》2010,(9):24-27
在我国"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即将发射之际,对"月亮女神"探月的科学目标、有效载荷,特别是后续研究取得的主要科学成果进行综合评述和分析,对我国的探月工程将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5.
力行 《环球军事》2010,(18):1-1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宣告胜利。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民顽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歼灭日军155万多人,占第二次世界大战日军伤亡总数的75%以上。中国军民为此付出了伤亡55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的巨大代价。  相似文献   
76.
闻舞 《环球军事》2010,(1):56-58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是日美两国海军的舞台,航空母舰在这里取代了战列舰成为新的海上霸主。在战争即将结束的1945年,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已经无力阻止美军的进攻,几艘航空母舰损失殆尽,能在航母上起降的飞行员更是少之又戮为了挽回颓势,日军发动了惨无人道的自杀式攻击,试图以“一机换一舰”的方式,抵消美军的数量优势。  相似文献   
77.
2月1日,作为指导美军未来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在经历多次延宕之后终于正式对外公布。这份报告秉承美国防部长盖茨所坚持的军事战略调整理念,重点强调美军未来应当更加关注非常规作战,形成多样化能力,以应对当前美国所面临的“不确定”安全威胁。  相似文献   
78.
日本按照1997年《新指针》规定在周边事态变动时提供的“后勤支援”,特别是以此为延伸的出兵印度洋和伊拉克,这些都是日本以军事大国姿态参与国际行动所采取的形式。民众应该明白,这是日本得到美国认可和号召而参加的行动。所以,日美合作的必要性应该超越以往的盟国思考方式。  相似文献   
79.
日军自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后,始终把100万左右的日本陆军主力投入到中国战场。据日本防卫厅战史室资料记载,中国抗日战场历年牵制日本陆军兵力为:  相似文献   
80.
甲午战争期间,外交官宋育仁曾提出一个奇袭日本本土的计划,如果他的奇袭计划能得到清政府的支持,中日甲午战争的结局或许会是另一个样子……宋育仁(1858年至1931年),清末著名维新思想家、活动家,时人誉之谈新政最早,治经术最深,著作等身,名满天下,其思想涉及政治、法律、经济、文化教育、出版、军事外交等诸多领域。1886年,宋育仁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在反思和批判洋务运动基础上,宋育仁于1891年完成《时务论》的写作,全面阐述其维新变法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