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6篇
  免费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郭伟 《军事史林》2010,(4):51-52
提起威名远扬的八路军359旅,人们一定会联想起他们在延安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创造的丰功伟绩,而359旅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经历,同样可歌可泣。日前,一架由王震将军保存过的当年缴获日军常冈宽治少将的望远镜,被军事博物馆评定为一级文物,成为见证日军侵华暴行的有力铁证。  相似文献   
32.
在我的相册里,有一张我年轻时的半身照片,穿一件开襟唐装上衣,头发梳得光亮,表情严肃。我之所以珍惜它,因为这是1941年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我用以向日伪机关申请“良民证”的一张照片。这张照片连同那个“良民证”,伴随我度过了那惊心动魄的日日夜夜。  相似文献   
33.
《国防科技工业》2010,(9):24-27
在我国"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即将发射之际,对"月亮女神"探月的科学目标、有效载荷,特别是后续研究取得的主要科学成果进行综合评述和分析,对我国的探月工程将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4.
闻舞 《环球军事》2010,(1):56-58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是日美两国海军的舞台,航空母舰在这里取代了战列舰成为新的海上霸主。在战争即将结束的1945年,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已经无力阻止美军的进攻,几艘航空母舰损失殆尽,能在航母上起降的飞行员更是少之又戮为了挽回颓势,日军发动了惨无人道的自杀式攻击,试图以“一机换一舰”的方式,抵消美军的数量优势。  相似文献   
35.
力行 《环球军事》2010,(18):1-1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宣告胜利。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民顽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歼灭日军155万多人,占第二次世界大战日军伤亡总数的75%以上。中国军民为此付出了伤亡55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的巨大代价。  相似文献   
36.
日本按照1997年《新指针》规定在周边事态变动时提供的“后勤支援”,特别是以此为延伸的出兵印度洋和伊拉克,这些都是日本以军事大国姿态参与国际行动所采取的形式。民众应该明白,这是日本得到美国认可和号召而参加的行动。所以,日美合作的必要性应该超越以往的盟国思考方式。  相似文献   
37.
日军自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后,始终把100万左右的日本陆军主力投入到中国战场。据日本防卫厅战史室资料记载,中国抗日战场历年牵制日本陆军兵力为:  相似文献   
38.
甲午战争期间,外交官宋育仁曾提出一个奇袭日本本土的计划,如果他的奇袭计划能得到清政府的支持,中日甲午战争的结局或许会是另一个样子……宋育仁(1858年至1931年),清末著名维新思想家、活动家,时人誉之谈新政最早,治经术最深,著作等身,名满天下,其思想涉及政治、法律、经济、文化教育、出版、军事外交等诸多领域。1886年,宋育仁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在反思和批判洋务运动基础上,宋育仁于1891年完成《时务论》的写作,全面阐述其维新变法主张。  相似文献   
39.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曾经是亚洲和西太平洋地区最大的海上强国,它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二十余年里雄居世界第三,仅居美英之后.战后,日本的海上力量经历了短暂的沉寂后又卷土重来,吸取了二战中海战失利的教训,在建造各种水面舰艇的同时大力营建潜艇部队.  相似文献   
40.
日本投降前后,美、日相互勾结,炮制了日本的"有条件投降",对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战后日本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军国主义不断抬头,传统战 略思维方式频频出击.为防止军国主义势力再度破坏世界和平,对日本投降前后这段历史的反省和清理就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