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5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51.
信息化条件下的战场环境对目标威胁估计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混沌双扰动的CD?DPSO?BP目标威胁估计方法,该方法针对粒子群算法在进化过程中易出现早熟和寻优结果不稳定的缺陷,基于Tent映射提出混沌双扰动的思想,并加入粒子群算法的进化过程,实现对粒子群算法的改进;之后,利用该新算法训练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建立目标威胁估计模型和算法;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实例中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目标威胁估计新算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552.
时间与精度关系估算采样点数不等式的精确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给出了《论作战系统中时间与精度关系》论文中采样点数关系不等式的精确估计。  相似文献   
553.
在Banach空间中给出了一种相容算子方程解的误差估计 ,推广了矩阵扰动分析中的相应结果 .此外 ,利用Hilbert空间中算子M -P广义逆与算子的约化极小模之间的关系 ,给出了一些估计式 ,这些估计式对于分析不相容算子方程Tx =y的极小范数最小二乘解的扰动误差是有用的  相似文献   
554.
分析了计算机视觉中一种新的运动估计模型,将运动估计作为一个参数定义在"本质流形"上的非线性系统参数辨识问题。针对基于离散处理和连续处理方法得到的"本质流形",提出了一种新的、统一的自适应推广卡尔曼滤波算法,在"本质流形"的局部坐标系上进行运动估计。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55.
不同的作战条件对导弹命中精度有着显著的影响,评估对空导弹在整个作战空域的命中精度,实际是复合总体条件下不同空域异方差数据的整体检验问题。对空导弹攻击不同空域目标的实际试验数据通过适当的坐标转换,在相对坐标系下确定了试验样本在复合总体下的误差分布;建立了异方差数据的整体检验效率函数,得出了不同试验条件与不同鉴别比所对应的拒真风险和纳伪风险,解决了复杂总体条件下极小样本的整体评估难题。  相似文献   
556.
557.
隐身技术已经成为现代高性能飞行器设计的重要支撑,是先进战机的基本要求。现行的隐身设计方法主要包括气动外形优化以及隐身材料涂覆。随着雷达探测能力的不断提升,尤其在米波雷达探测背景下,外形优化与隐身涂层变得不再有效,有源隐身技术被重新予以重视并有望成为新的隐身技术突破点。本文着重分析了有源对消技术的基本概念、技术现状以及相应的关键技术,对该技术体制的优势和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558.
针对基于视觉的舰载无人直升机自主着舰过程中的相对位姿估计问题,选取着舰标志图像的角点特征进行求解,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迭代的位姿估计算法。该算法为满足位姿估计结果精确、鲁棒和高效的要求,采用目标空间误差作为误差函数,并基于透视投影模型给出迭代初值,相对于随机给定初始值而言,使得迭代次数减少,收敛速度提升;在迭代过程中,通过绝对定向方式来求解空间共线性误差最优值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实时性好、精度较高,具有全局收敛性。  相似文献   
559.
560.
为了解决传统基于阵列协方差矩阵稀疏性到达角估计方法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基于直接二维稀疏重构思想的高效到达角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阵列输出数据的协方差矩阵构造二维稀疏表示模型,对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以实现噪声功率估计,从而降低噪声对到达角估计的影响。在求解稀疏表示模型时,直接对该二维稀疏重构问题进行求解,避免了矩阵矢量化操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运行效率大大提高,并且在低快拍数、低信噪比和稀疏阵元等条件下估计性能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