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2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本文概述了 GPS 导航系统的发展以及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向读者展示了 GPS导航系统在各领域应用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202.
根据当前船位和预置的航路点位置计算航路点导航参数是舰船导航的基本问题,为此推导了一组大圆航法和等角航法下航路点导航参数的解析计算公式,非常适合于在组合导航系统中使用。  相似文献   
203.
导航技术在陆海空三军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导航技术及其结合在一起的综合导航技术,分析了导航和C3I的关系及其在作战指挥自动化中的地位和作用,阐述了导航是三军协同作战的重要纽带之一。  相似文献   
204.
本文介绍了双基地系统收站自主的定位原理及跟踪算法WMEKF (WeightedModified Extended Kalman Filter),提出了一种对机动目标的自适应跟踪算法AWMEKF(Adaptive WMEKF),并对典型的机动目标航迹进行了计算机仿真。  相似文献   
205.
206.
在可视卫星数少于4颗、无法进行传统导航解算的恶劣环境下,导航接收机可利用外部高程气压计提供的高程或者内部守时模块的钟差等信息进行应急辅助定位。在该应急辅助定位工作模式的误差分析中,传统导航定位误差传递模型无法适用。针对此问题,本文在研究三星结合高程、三星结合钟差、双星结合高程钟差等几种应急辅助定位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新的应急辅助定位误差传递的分析模型,利用仿真算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最后通过对定位精度的分析,说明根据卫星分布特点可以按照本文方法量化得到伪距测量与辅助信息的精度的最优数量级关系,可以用最小代价实现定位精度的提升。该结论可指导接收机外部辅助器件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7.
X射线脉冲星导航(X-ray pulsar-based NAVigation,XNAV)的原始导航信息是航天器接收的X光子时间序列,在折叠过程中估计出观测脉冲轮廓与相应标准轮廓的时延、频偏和频偏变率等参量,是XNAV的关键问题.首先给出光子数序列等相位点的时间关系,利用Larsson周期折叠法和相干函数法求初步近似;然后采用最小二乘法求高级近似,并利用循环迭代得到较为精确的频偏和时延估计值.初步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即使不进行消噪和平滑处理,该方法也可以获得高精度的估计参数.虽然这一算法较为复杂,但它证明了XNAV的导航方法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8.
在漫漫研制历程中,北京卫星制造厂陪伴着北斗导航卫星共同成长,不仅加快了创新发展的步伐,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也提升了科研生产管理水平,完成了生产模式的全面革新。为企业实现跨越发展趟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209.
焦锐 《国防》2013,(7):81-81
点石成金 仰望敦煌 莫高窟崖壁上 飞天追梦 裙裾如风 谁擅长彩绘的大手点石成金 神奇的梦境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210.
从1996年10月第47届国际宇航大会在中国举办以来的17年,中国航天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马兴瑞在致辞中说,多年来,中国航天始终坚持和平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的根本宗旨,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圆满完成了以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为代表的载人航天任务、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月球探测任务、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组网等一系列重大工程;成功研制和发射数十颗应用卫星,初步构建了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大力支持和推动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并带动一批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