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随着重庆市长寿化工园区的建立和发展,园区化学灾害事故的发生几率增加,完善园区化学灾害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刻不容缓。目前,园区化学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力量分散于各部门、各企业,发展不平衡,协调统一的指挥工作机制尚未形成,难于协同作战,整体实力不足。以长寿化工园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方案为例,详细论述了长寿化工园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目标和原则,以及应急救援体系运行管理体制和应急响应机制。  相似文献   
102.
从近年华南地区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抗震情况来看,参加非战争军事行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民兵预备役的一项重要职能。适应非战争军事行动需要,提高民兵预备役非战争军事行动通信保障能力,充分挖掘和发挥现有通信资源的效能,确保指挥顺畅,是摆在党政军民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3.
从福建长乐“1·31”拉丁酒吧重大亡人火灾事故调查入手,分析了该火灾的特点以及酿成群死群伤事故的灾害成因,并从健全部门依法监管的消防执法联动制约机制,关注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重视、改革大火后的消防宣传工作方向,正视学校消防安全教育的问题,重视提高消防监督执法队伍素质等五个方面对当前消防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4.
针对我国灾害防控体系的建设现状,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从实证的角度对灾害防控体系现状进行客观分析,指出必须时刻突出人的主体地位,从构建和谐社会和改善民生的角度进行研究,提出建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灾害防控体系的根本主张。  相似文献   
105.
《国防》2008,(5):51-51
在抗击低温冰冻雨雪灾害中,长沙警备区系统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发生了许多感人故事,展现了人武官兵的英雄主义精神。2008年1月中旬至2月初,我国南方遭受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长沙警备区组织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  相似文献   
106.
谢丹 《国防》2008,(7):52-54
军人失踪处理,既是部队平时执行抢险救灾任务、遭遇重大灾害或事故案件时常见的涉法问题,也是未来应急作战中必然遇到的法律问题.尽快健全和完善有关法律制度,不仅对于依法保障和促进部队基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加强军事斗争法律准备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7.
戴金益 《国防》2008,(11):57-57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成灾种类最多、受灾历史最长的国家之一。参加应对自然灾害等非战争军事行动,是当前武警部队随时可能担负的一项重要战斗任务。因此,打赢应对自然灾害的战争已成为武警部队急需研究和把握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武警部  相似文献   
108.
图片报道     
①凝冻灾害发生后,贵州仁怀市人武部先后组织民兵1600多人次清理打通遵义至仁怀、仁怀至金沙公路20余公里,通乡公路100余公里。(张政杰摄)②贵州岑巩县人武部组织民兵应急分队冒雨雪天气赶赴高速公路铲雪除冰,疏通交通。(张蕾蕾摄)③为确保遭受雪灾影响的困难群众祥和过节、温暖过冬,四川乐山预旅广泛开展访贫慰问活动,为困难群众送温暖。  相似文献   
109.
1月12日以来,西南大部分地区遭受持续雨雪冰冻灾害,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灾害发生以来,军区党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的决策指示,像打仗一样全力以付组织部队抗灾救灾。当人民需要的时候,受灾地区的民兵预备役部队一声令下,始终冲锋在前、奋战在先,为夺取抗灾救灾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付出了很大牺牲,涌现出了很多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为此我们特别刊出这组文章,以表达对奋战一线官兵的崇高敬意!  相似文献   
110.
酉阳,处在贵州、湖南两省交界的夹缝中,是重庆冰雪灾害的重灾区:雪灾持续时间最长、农作物受灾面积最广、受灾人口最多。雪灾发生后,我部先后调动民兵1700余人、车辆98台次参加抗灾救灾工作,为战胜雪灾、完成抗灾救灾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的高度赞扬。灾害降临时,深知责任重。年关将至,瑞雪到来。当人们满怀瑞雪兆丰年的憧憬心情,迎接多年不见的雪花时,我却在想,作为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