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91.
为研究垂线偏差对静基座捷联惯导精对准的影响,建立了考虑垂线偏差的捷联惯导误差方程,将重力扰动项分为引起比力测量偏差的部分g■和用于重力模型修正的部分δg~n,提出等效零偏■;基于考虑垂线偏差的静基座下Kalman滤波对准模型推导了姿态的极限对准精度,并给出提高水平姿态对准精度的最优垂线偏差补偿的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垂线偏差主要影响惯导系统初始对准的姿态精度,尤其是水平姿态精度;但对捷联惯导系统进行垂线偏差补偿并不一定能提高姿态对准的极限精度,要根据垂线偏差的大小、方向具体分析;当按照最优垂线偏差补偿公式进行补偿时,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水平姿态对准精度。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92.
93.
94.
提出了研究弹目交会条件分布规律的必要性,阐述了空空导弹六自由度弹道仿真数学模型。通过对大量的数字仿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导弹脱靶量和弹目交会角的重要分布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导弹单发杀伤概率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5.
潜艇纯方位接敌跟踪航路优化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潜艇利用纯方位定位跟踪系统对目标进行定位跟踪时 ,目标位置线在优化潜艇的接敌跟踪航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研究目标位置点与目标位置线和目标方位之间的关系 ,构造出一个优化潜艇接敌跟踪航路模型  相似文献   
96.
纯方位系统定位与跟踪的本载体最优轨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给出了纯方位系统目标定位与跟踪的本载体最优轨线的理论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97.
为了提高作战仿真效果的可信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元体的解决思路,并通过弹头终点弹道特性、装备几何特征、弹头与目标的关系分析,建立了陆军作战仿真的弹目交会模型。试验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仿真作战过程中的弹头命中点坐标,满足作战仿真系统的准确性、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98.
紧急条件下武警部队快速机动最优路径,是一个多目标多约束随机动态交通网络寻优问题。在分析交通网络拓扑化特点及最短路模型前提下,着重研究道路通行能力带给复杂公路网络道路寻优问题的影响,并结合GIS系统利用改进的Dijkstra算法求解。  相似文献   
99.
研究了约束条件下双基地雷达定位系统的最优定位点问题.当目标分别平行和垂直于双基地雷达基线运动时,在定位误差GDOP最小准则下,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研究表明,双基地雷达最优定位点的位置与k(测距误差方差和测角误差方差的比值)和d(接收站到目标飞行轨迹的距离)有关.得出的结论对双基地雷达的优化配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0.
直接力/气动力复合作用动能拦截弹姿态控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直接力/气动力复合作用动能拦截弹的姿态控制问题,建立了拦截弹俯仰-偏航通道短周期运动模型;利用线性二次型最优跟踪控制理论结合姿控固体小火箭点火逻辑设计了复合控制系统,通过分析非线性容限得出了该系统对直接力偏差具有强鲁棒性的结论;姿控回路仿真表明系统具有快速响应特性及良好的跟踪性能,考虑侧喷干扰效应等实际条件的六自由度弹道仿真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能够满足拦截末段直接碰撞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