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0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8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为了解决雷达系统面临的4大威胁,多站无源联合定位系统被广泛采用。航迹起始是多站无源联合定位系统对目标进行跟踪的首要问题。分析了多站无源联合定位系统的航迹起始问题的特点,在有源定位系统航迹起始的逻辑法基础上,利用辐射源参数构造多维相关波门进行关联判定,并采用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直线拟合方法对航迹作平滑处理,提出了一种针对多站无源联合定位系统的航迹起始方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2.
针对红外多目标跟踪,利用红外序列图像中目标隶属度信息建立改进的多目标关联算法。该算法是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以红外目标运动状态和背景环境变化引起的红外目标隶属度信息变化为选择门限,适时切换算法赋值策略,以提高特殊环境下多目标关联的适应性。通过仿真对比证明了该方法具有更好的跟踪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3.
分析了四站对辐射源联合时差、俯仰定位原理,并基于三维空间时差定位中的测时误差与站址误差、测角误差可分离,导出空间目标定位误差的协方差矩阵,同时应用简化加权最小二乘( SWLS)融合方法,提升时差定位方法对目标的定位精度.通过计算机仿真进一步分析了系统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并验证了SWLS融合方法的高定位精度性能.  相似文献   
154.
将周海云关于m-增生算子的有关结果推广到极大单调算子场合。  相似文献   
155.
讨论了带有结构性不确定的线性时变系统二次稳定且具有H∞扰动衰减度的充要条件,建立了结构性不确定的线性时变系统的鲁棒H∞控制问题与确定性的辅助线性时变系统的H∞控制之间的等价关系。因此,对上述不确定系统设计具有H∞扰动衰减度的鲁棒动态补偿器问题都可以转化成相应的确定性辅助系统的H∞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56.
辛勤  周良柱 《国防科技》1998,19(1):90-93
软件无线电是近年来在通信领域兴起的一个热点,在军用通信和移动通信中都有着极大的应用前景。本文综合论述了软件无线电的概念,以SpeakEasy计划为例,介绍了软件无线电的研究现状,最后就其中的关键技术提出了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7.
依据模糊数学的模式识别方法以及房屋质量评价标准,建立了军产旧住房估价中关键的新旧程度系数(折旧率),从而综合评估军队住房价格.  相似文献   
158.
159.
传统的基于NSCT的图像融合算法,通常是对原始图像进行NSCT变换,然后进行不同尺度系数的融合,没有对原始图像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K-means聚类的图像融合算法.利用K-means聚类对图像中具有不同特征的目标进行分类,对分类后的图像进行NSCT分解得到低频和高频子带系数.根据分类图像的特点,采用自...  相似文献   
160.
推进装备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增强军队和地方系统跨组织质量管理合力,以此为目标研究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针对传统耦合协调度模型只考虑测算子系统内各个指标对整体有效程度,忽略了指标之间、指标与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对整体耦合效应产生影响的问题,采用可持续发展系统(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ystem, SDS)协调发展模型与耦合协调度模型结合的方法,在计算耦合度时将各子系统指标受其他子系统的总影响纳入其中,更加科学全面地测量整体耦合协调程度,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