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这里无意重复尘封已久的旧时故事,而是想从旧时故事中触摸那些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灵魂。有了这些灵魂,就会产生比任何火箭都大得多的动力,进而推动人类飞出地球,飞向月球,飞向无限广阔的宇宙。  相似文献   
152.
自从今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并进入地球调相轨道之后,全世界多少目光都关注着“嫦娥”的奔月之旅,近地点变轨、远地点变轨、地月转移轨道中途修正、近月点制动等等,奔月途中的几乎每一个关节点都牵动着人们的心。  相似文献   
153.
为充分利用月球探测任务完成后的探测器,提出控制其从环绕月球或地球的轨道出发开展多个小天体飞越探测拓展任务。结合月球探测任务完成后的探测器飞行状态,重点分析了逃逸月球或地球的能量需求,以及小天体飞越探测的其他必要条件,如小天体亮度、星载设备能力约束等。研究了小天体目标确定和转移轨道设计方法,针对小天体目标众多引起的搜索空间和计算量大、多目标序列优化复杂等问题,设计了小天体目标多层择优搜索算法。以嫦娥五号为例,搜索得到了多个可行的小天体飞越探测方案,结果表明在给定约束下可以交会最多5个小天体,包括尺寸较大的小行星12923。研究结论可直接用于嫦娥五号拓展任务,并为后续月球和小天体探测任务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4.
孙则宁  黄文如 《国防》2004,(2):46-46
平时制订“保畅通”方案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战时“保畅通”任务能否顺利完成。笔者认为,制订“保畅通”方案应体现出“七性”。  相似文献   
155.
“月亮上有一个广寒宫,广寒宫里住着一位漂亮的仙女嫦娥,嫦娥的身边有一棵桂花树和一只玉兔……”几千年来,这一古老的神话传说一直是中国人心中抹不去的想象和牵挂。 2004年2月25日,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国防科工委召开,会议宣布了绕月探测工程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同时宣读了关于成立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的通知,审定了绕月探测工程正、副总指挥,正、副总设计  相似文献   
156.
157.
意外获得上天机会,着陆险些丧命,婚姻问题“一波两折”——  相似文献   
158.
装备零讯     
《环球军事》2012,(19):72-72
美称已查明F-35C尾钩问题 9月21日,洛马公司称解决美国海军F一35C战机尾钩设计问题的方案接近出炉。原有设计在早期测试中无法钩住阻拦索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尾钩的尖端不足以锋利,无法确保从下部“钩到”阻拦索;二是阻尼器没能确保尾钩“抓住”阻拦索。其结果是尾钩在着陆时处于弹跳状态,降低了成功实施阻拦着陆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9.
为研究埋入式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适用性,总结前人经验并经大量现场调查研究,提出埋入式抗滑桩支护的3种失效模式,即桩后滑体整体失稳、桩顶滑体越顶失稳和桩前滑体滑移失稳;并从失效模式入手,简化埋入式抗滑桩支护边坡稳定性分析模型。结合定点剪出的破坏假定,用传递系数法分别验算桩周3部分土体即桩后土体、桩顶土体和桩前土体的稳定性。最后在埋入式抗滑桩支护边坡稳定性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围绕滑体几何形态、滑面倾角、滑带及滑体力学性质等关键因素,对埋入式抗滑桩的适用条件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埋入式抗滑桩置于平缓段有利于其阻隔作用的发挥,保证桩前滑体的稳定性;置于滑体强度大于滑带强度的滑坡,有利于利用滑体较高的土工参数;置于坡面平缓的滑坡,有利于桩顶滑体的稳定。  相似文献   
160.
《宁夏科技》2001,(3):75-75
1956年10月8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成立,钱学森任院长。中国航天事业开始起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