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5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正>12月7日,在成功将中巴资源04星送入预定轨道后,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顺利完成第200次发射,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独立完成双百次宇航发射任务的国家。这表明,我国进入空间的能力迈上新台阶,中国航天开启了产业化发展的新时代。运载火箭是一个国家开展宇航活动的基础,其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空天活  相似文献   
62.
地月转移轨道设计是探月关键技术之一,微分校正法是公认的解决非线性迭代问题的有效方法。针对探月任务中地月转移轨道设计精度高、计算速度快等要求,提出一种改进的微分校正快速设计方法。该方法基于DE405/LE405星历数据下日、地、月和地球J2项摄动真实轨道动力学模型,推导了近月点和入轨点设计参数偏导数关系,在积分轨道状态量的同时积分微分校正矩阵,用积分得到的准确微分校正矩阵求逆,快速迭代得到轨道设计结果。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设计地月转移轨道收敛速度远优于同等精度动力学模型—序列二次规划算法。  相似文献   
63.
根据路透社华盛顿2004年1月18日电报导,美国总统布什在国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总部,公开宣布开发月球和火星的计划,这一雄心勃勃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有的人激动,人类前往其他星球的旅游之行,已不再是梦想;有的人则担忧,美国向太空军事化迈出了巨大步伐,世界形势将会更不安宁;还有的人认为在月球上开发新能源,世界面临能源日益枯竭的危机从此有望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64.
嫦娥二号抵达深空成功绕飞拉格朗日L2点飞行我国月球及深空探测取得新突破从6月9日受控飞离月球,经过77天的飞行,8月25日23时27分,我国第二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二号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从月球轨道出发,受控准确进入距离地球约150万公里远的、太阳与地球引  相似文献   
65.
我国通过对"嫦娥一号"卫星探测数据的处理、分析与研究,目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填补了我国在月球探测领域的空白,其中,根据"嫦娥一号"卫星数据制作的"全月球影像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66.
<正>"嫦娥二号"任务是我国实施的第二次月球探测,也是全世界第127次月球探测。作为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工程技术的先导星,"嫦娥二号"卫星担负着探月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之间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任务实施过程有五大关键点。关键点一:发射──"嫦娥"再次飞天将"嫦娥一号"卫星送上太空的是"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而本次发射将使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高级工程师李聃说,"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包括"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  相似文献   
67.
11月12日.随着红色幕布的缓缓落下,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惊艳亮相。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的全月图发布仪式现场,全场的专家、学者、媒体记者面对着这幅来之不易的月球全图,爆发出热烈而持久的掌声。热情白勺掌声背后,是期盼与欣喜;微笑的脸庞背后,是辛劳与自豪。  相似文献   
68.
嫦娥一号卫星圆满完成飞行任务,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英明决策.全国人民的支持,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指导,全体参研人员的共同努力、大力协作而获得的。成功之后,各级领导都认为:嫦娥一号卫星是一个全新的航天器.仅用三年多的时间就圆满完成任务,且发射后至今未发生一个问题,必有其内在的原因.要我们好好总结,发掘一下。  相似文献   
69.
月球返回舱再入制导律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以接近甚至超过第二宇宙速度再入地球的登月飞行器制导任务,研究了满足热流、过载、落区等约束的返回舱再入制导律。月球返回舱是低升阻比弹道升力式再入飞行器,控制策略是改变倾侧角的符号和大小。倾侧角大小的确定转化为一个单变量非线性方程求根的问题,倾侧角符号的确定依倾侧反转逻辑来满足横向走廊,其中横向走廊设计成速度的函数。通过综合偏差的Monte Carlo仿真评价制导算法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制导的纵向标准偏差在30km左右,横向标准偏差小于5km。此外,分析了影响滚转速率的因素,给出了调整反馈增益系数和减小滚转速率及制导精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70.
美国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1970年曾说:“我完全确信,在我们的有生之年,我们会拥有这样的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