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52.
53.
一 1957年11月,彭德怀元帅随同毛泽东主席和邓小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在莫斯科参加十月社会主义革命40周年庆典和“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期间,我担任彭总的俄文翻译,彭总在同我们的一次谈话中,谈到了抗美援朝战争,他高度赞扬毛主席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用兵谋略,  相似文献   
54.
又见嫦娥     
牧南 《中国军转民》2010,(11):64-67
嫦娥是离地升天、渴求永生的神话人物,以其形象之美妙、寓意之深远,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21世纪,我国绕月探测工程以之命名,赋予嫦娥形象以崭新的时代内涵。太空探索长路漫漫。"嫦娥"奔月是中国人进军宇宙的伟大壮举中极其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55.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农民离村人数激增。农民大量离村,实质上是农村劳动力流失、农业生产力遭受严重破坏、农村社会趋于崩溃的反映,它动摇了国民经济的基础,加剧了时局的动荡,在当时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黄河流域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区域之一,此区域内的农民离村现象,在当时全国范围内具有典型意义。通过对它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其时北方农村的社会现实,亦可管窥全国之一斑。  相似文献   
56.
弹射座椅,是飞行员应急离机自救的重要装置,目前主要有弹道弹射座椅和火箭弹射座椅两种。在结构上通常由座椅主体.弹射操纵机构、人体约束机构、弹射动力装置、稳定减速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当空中发生险情,飞行员决定弃机逃生时,就会立即启动弹射跳伞手柄(拉环),几乎在同一时刻,人体被约束定位在座椅上,弹射通道自动清除(通常是以爆破抛离舱盖的方式实现),弹射弹点火将人椅弹出座舱后,座椅上的姿态控制系统开始工作,当人椅减速到允许开伞的速度范围内或达到预定高度时,人体约束系统释放,射伞枪射出(或稳定减速伞拉出)救生伞,人员降落。在整个弹射过程中.程序控制系统的作用是感受人椅系统的高度、速度、运动加速度等参数,选择并控制救生伞的张开时机。  相似文献   
57.
中离东山地区位于太原盆地与陕西、晋西北与晋西南之间的中心区,其沟壑纵横的地形特征有利于游击战的广泛开展,其地理位置重要。早在1931年中共即在此建立“晋西游击队”。1936年红军东征也曾在此区域广泛活动。但因作战腹地狭窄,加上地接阎占区,又有汾离公路交通线的隔断,这一地区未能继续发展为连接晋绥边区的革命根据地。“晋西事变”后,出于政治考虑,中共的抗日活动转入地下,该地区仅能发挥交通线的作用。  相似文献   
58.
<正>"大家开玩笑说,地面系统是嫦娥最长的长工。"这是"嫦娥二号"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李春来、副总指挥刘建忠等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讲的一句很风趣的话,但也实实在在地反映了探月工程地面应用系统工作的艰辛。问:什么是我国月球探测规划的"大三步"、"小三步"?答:我国月球探测规划为"大三步,小三步"。"大三步"是指"探登驻",也就是无人探测、载人登月探测、建立月球基地。"小三步"是指目前正在逐步实施的"绕落回"。"绕"就是"嫦娥一号"卫星;"落"是探月二期工程,实际上包括"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回"是三期,自动采样返回,目前正在论证。问:地面应用系统在整个探月工程  相似文献   
59.
<正>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我国"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嫦娥二号"卫星送入太空,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的又一新成就,标志着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新进展,为新中国成立61周年华诞献上了一份厚礼。"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令国人振奋,向世界展示出一个古老民族在现代化的征途中,勇于将奔月神话变为探月计划实施的不懈追求和坚实脚步。  相似文献   
60.
探月工程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入航天之后,我国航天活动的第三个里程碑。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卫星承载着中国人对月球的憧憬和向往,穿云破雾,直奔太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