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305篇
  2012年   345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01.
目前 ,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为主要媒体的大众媒介在传播文化 ,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继电视机的普及 ,大众媒介真正成了“大众”昼夜相伴的信息装置之后 ,信息网络又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成为现今社会组织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对于文化的影响更日益突现出来。一方面 ,它迅疾而广泛地向社会传输丰富的信息 ,对社会信息的共享、共同意识的建立、社会价值的传递、大众文化的形成和改变发挥着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 ,由于大众媒介本身的局限性和媒介“把关人”自身素质的差异…  相似文献   
902.
云南红河边防哨所远离闹市,环境艰苦,驻守在这里的某团官兵却苦中作乐,周末文化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谱写了一曲戍边者的青春之歌。  相似文献   
903.
37293部队党委十分重视部队的经常性的文化活动。近年来,他们先后举办了书法、美术、摄影、广播稿写作等比赛,举办文艺晚会、与驻地联欢等。文化活动增强了部队凝聚力,密切了军民关系。从1997年至今,他们共投资了60余万元为基层部队购买了大屏幕彩电、VCD、卡拉OK、音箱,为基层配发了大量的图书等文化设施,给基层官兵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娱乐环境。  相似文献   
90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从价格、质量、服务等方面,转向更深层次的文化竞争,并日趋白热化。可口可乐等世界知名企业之所以长盛不衰,正是因为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企业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借鉴国际著名企业的成功经验,我们也应着眼长远,大力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05.
路瑶  张晶 《中国军转民》2024,(5):128-130
红色文化是建设美丽乡村的灵魂与支柱,也是新时代乡村治理的宝贵精神财富。以高质量发展视域为切入点,梳理相关研究文献概括红色文化的时代内涵,探寻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精神、物质内在逻辑,剖析乡村振兴建设的现实困境,提出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创新路径,坚持高质量发展视域下红色文化锻造而成的经济性、政治性、文化性作用机理,助推乡村产业兴旺、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906.
《诗经》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体现,其中集合了我国古代政治、文化、社会、礼乐等内容,蕴含着爱国忧民,崇尚和谐等精神品质,在当今社会文化建设和青少年思想政治文化建设有重要的价值,深入挖掘其中的文化和思想内涵,不仅是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能挖掘其中的思想政治元素,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大使命。本文分析了《诗经》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并结合其在思政教育融入的现状,探讨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诗经文化融入的途径。  相似文献   
907.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人民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创造的独特的精神标识,它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基因,吸收借鉴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并在革命实践中得到熔铸,是中华民族璀璨的精神瑰宝,是无数中华儿女敢于斗争、艰苦奋斗的强大精神支撑。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引领红色文化丰富发展、不断充实红色文化的底色内涵。新时代,红色文化是党带领人民奋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重要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相似文献   
908.
为促进民族团结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增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增强大学生对文化的认同感及文化的自信心。通过将非遗文化传承融入高校思政育人体系,通过社会实践、专业设计、思政课堂,宣传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构建高校思政育人体系,着力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909.
华夏民族在征服自然、创新社会、演绎历史的伟大实践中也创造了恢宏绚丽的民族优秀文化。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温雅畅融、弘萃通远的文化传统对于当代大学生彰显民族文化理念,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反对民族虚无主义,振奋民族雄起精神等皆大有裨益。为此,高校弘扬爱国主义教育将是德育施教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910.
我国大学生外语普遍存在笔试能力强、口语交际能力差的问题。大学校园文化环境对外语口语教学具有促进作用。精心设计的大学校园文化环境可以创造良好的外语学习氛围,可以熏陶、激励、保障和引导学生的外语学习积极性,在长期的口语实践中提高交际能力,弥补外语学习氛围的不足,促进外语口语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