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228篇
  2013年   239篇
  2012年   218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328篇
  2009年   287篇
  2008年   354篇
  2007年   267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272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314篇
  2002年   226篇
  2001年   206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张胜 《环球军事》2008,(9):58-61
战略的契机 朝鲜停战了,战后的远东要重新洗牌。国、共两党,再加美国,台湾海峡的棋局更加扑朔迷离。父亲对我说:“毛泽东原来的想法是朝鲜停战后腾出手来解决台湾问题,所以同意我们做进攻金门的准备,并要我和叶飞到朝鲜考察,但回来后,就有了变化。毛泽东的意思是,打了那么多年的仗,终于停战了,在国际国内一派和平的气氛中,不好再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了,台湾问题的解决只好再等机会了。”  相似文献   
82.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08,(9):64-64
差强人意的火力 早期老式滑膛枪的精准度实在不敢叫人恭维。一位英军军官曾感慨.如果有哪一位士兵被150码以外的人瞄准并真得打中.那他可真够倒霉的。有这样一件真人真事.七年战争时期(1756年~1763年).法军一部追击黑森军.战场上硝烟弥漫,这种场面在使用黑火药的时代非常普遍。一位名叫比勒留的法军士兵过于英勇,猛追一名落单敌兵。殊不料,比勒留的战友们被这两个在烟雾中穿梭不定的阴影搞糊涂了。约50名法军一齐向比勒留开火.其中最近者距离他不过30码。一阵枪声过后又是一片浓浓的硝烟.结果呢.比勒留却毫发无伤的从烟雾里又冲出来了。  相似文献   
83.
事件     
《环球军事》2008,(10):4-5
阿富汗阅兵庆典遭塔利班袭击;阿富汗政府军和驻阿美军多处基地遭袭击;美暂停退役高级军官“美化战争”政策;英首相表示北约在阿富汗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84.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08,(15):63-63
小鸡当引信;一“剪”见高下;成见的代价;唯一的航母舰炮对攻;到底谁傻?;不求同日死,但求同穴葬;  相似文献   
85.
陆虎 《环球军事》2008,(19):50-51
LMV是英文轻型多用途车辆的缩写,它是意大利依维柯公司的军车分部于1999年开始研制的一种4×4轻型装甲车。该车是依维柯公司针对近年来低烈度地区性冲突较多,大规模地面战争爆发机率较低,而专门开发的具备防护轻武器,可以抵御地雷的轻型装甲车。2001年,首批10辆试制车完成。  相似文献   
86.
华丽 《环球军事》2008,(22):62-63
“窒息弹”,并不是一种技术含量非常高的新式武器,但却始终披着种神秘的外衣。今年上半年,英军在阿富汗对塔利班武装人员发射窒息弹是它的最近一次现身。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诞生以来,窒息弹已经在越南战争、20世纪80年代阿富汗战争、海湾战争和第二次车臣战争中使用过,但由于杀伤力巨大,杀伤效果“太残忍”,受到《日内瓦公约》明文禁止。那么,“窒息弹”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武器呢?要想回答这一问题,还得先从“燃料空气炸药”谈起。  相似文献   
87.
豫夫 《环球军事》2008,(23):46-47
岛内媒体近日报道,先前马英九向台军将领强调“两岸未来四年不会有战争”,外界笑称马英九是对台军历来最好的“三军统帅”,因为他“既让马儿不用跑,又让马儿可吃草”。但近来军中官兵却抱怨,部队伙食越来越差,现在的台军其实是“马儿虽可不用跑,但也只能吃烂草。”而最近一名台军新兵训练基地的炊事兵在个人博客里披露了一些台军伙食方面的内幕,更是让外界对台军伙食之差有了更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88.
安太 《环球军事》2008,(23):52-53
最近,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宣布将在加里宁格勒州部署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以对抗美国在东欧部署的反导系统。该导弹号称“不可拦截”,被俄媒体视为“向美国展示肌肉的好机会”。不过,据俄罗斯《空军时代》杂志最新披露,这块“肌肉”早在苏联时期就应该展示出来,只因苏联末代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百般阻挠,才使它几乎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当年曾亲历整个事件的苏联陆军中将瓦西里·科瓦洛夫是这样回忆的……  相似文献   
89.
方亮 《环球军事》2008,(23):12-13
11月12日,俄罗斯联邦委员会通过了2009年度国家预算草案,其中军费开支有了显著增加。在“五日战争”后,俄高层多次表示将大力打造现代化军队。尽管金融危机和油价探底让俄的荷包不鼓,但克里姆林官仍勒紧裤腰拿出钱来发展军备。但俄的底子毕竟不厚,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纸面上的数字能说明多少问题呢?  相似文献   
90.
杨孝文 《环球军事》2008,(23):26-27
冷战时期,美苏这两个当时的超级大国大力发展核武器,结果造成了“恐怖平衡”。据专家估算,当时全世界拥有的核武器可以毁灭地球数十次。由于美苏两国互相猜忌,均担心对方先发动先发制人核打击,有个风吹草动便启动核武器,险些爆发可能波及全球的核战争。以下就是冷战时期七个险些引发核战的意外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